物理网博客
被逼卖处案,离真相几步之遥?
2015.01.10 22:56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发生在陕西吴起的逼学妹“卖处”案,仍在发酵中。近几日,媒体曝出“高中生收钱百万帮官员找处女”、“派出所副所长找受害者家属给25万元封口费”等细节,加之吴起官方作出“未发现官员参与嫖娼”“未发现打人学生有巨额存款”等回应,令这起久拖无果的案件波澜迭起。

  正处懵懂岁月的高中生,跟逼迫“卖处”的丑恶行径间产生诡谲的交叉,这无疑让人错愕和痛心。不少作案者尚未成年,就能做出持刀威逼学妹卖淫的事来,纵是说“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的泰戈尔,恐怕都得对此大跌眼镜。

  不得不说,这起影响尤为恶劣的被逼“卖处”案里,充斥着角色的错乱。一方面,多名受害学生家长称,其孩子在学校遭施暴的女生逼着“卖处”,遭拒后就下此毒手,此说法也被吴起县政府官网去年11月的《情况进展通报》证实。另一方面,当地还有县人大代表疑涉此案,并还曾为此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这些细节都印证了,该案中的利益勾连不简单。而就眼下看,这似乎已超出了青少年霸凌的范畴,远非一场“青春残酷物语”,在其背后俨然还闪烁着龌龊权钱交易的魅影。有知情人士就透露,在当地一家高级酒店里,还专门设有“检处房”,“合格”的或被送给官员享用。也正因如此,它甫一曝光就引爆舆论怒火。

  这条有多方信源指证的情节,显然尚待核实。而当地官方8日的通报,就以两个“未发现”对此定论。它言之凿凿,可照样难以击退“传言”,为此事盖棺论定:都知道,“未发现”跟“不存在”是两码事,现在没发现,也不等于以后就不会捕捉到蛛丝马迹。再说了,地方官员涉嫌牵涉在内的疑似恶性案件,想靠一纸说明来澄清扑面而来的质疑,恐怕是呓语。

  这倒不是源于公众“质疑先行”—眼下地方政府辟谣确实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逢辟谣则遭疑”,可事过多时却只有一份“未发现”的情况通报,很难让人信服。而此前媒体报道的几个情节,更是动摇着其可信度:受害学生家长找县信访局两次,却遭不予接待;又找县政府领导,四次遭拒见,第五次去找,被连推带拉强行赶出县政府大楼。最后,当事人到当地政府门口下跪,也被当地派出所“以‘影响市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为由,行政拘留5天”,直到从拘留所出来,派出所也没出具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也易让人产生“忌医是因讳疾”的联想。

  而封口费风波,更是让人遐想联翩:事发后曾有中间人两度给一受害女生父亲送“调解费”,第二次还将“调解费”涨了一倍,均被他拒绝。而今当地称,送封口费系个人行为。可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代表官方意志”,只凭一己说辞恐难服众。

  如今逼迫女生“卖处”的“学姐”被刑事拘留了,涉事校长也被免职,表面上看,事件正朝着解决的方向推进,可得看到,当地久拖无果,受害方的权利申诉也动辄遇挫,直到媒体介入才有了“挤牙膏”式的正义。在此情境下,对于有无公职人员参与这一“核心情节”,当地的自说自话也失去了可资信赖的情分基础。

  而不被信服隐含的公信力流失,也为当地公共危机处理盖上了“失败”的戳儿:在负面事件上,以为靠“封、捂、堵、压、瞒”就能蒙混过关,在舆论监督效力渐增的今天,注定只会让危机外扩和蔓延。

  回到该案上,这起“水很深”的案件如今正备受舆论关注。它投射出的校园生态紊乱、治理无能,都值得反思。但反思的前提是廓清真相。虑及此案现在还难排除“公务人员参与”的可能性,虑及潜存的地方庇护倾向,有必要将调查提级,由上级纪委监察部门或相关调查组介入,而不是由当地自查自纠。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真相尽快浮出水面,才能对接舆论期许—毕竟,公众还在等着关于此事的终局性定论呢!

(光明网)

gaozhongwuli.com/edu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