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新的教育思潮纷至沓来
2014.07.11 17:00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课程改革十年来,新的教育思潮纷至沓来,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各种改革创新也如雨后春笋,为教育天地打开了一扇扇满眼风光的窗口。同时,一些传统的精髓也在扬弃中焕发出持久的生命活力,其中,语文教学中对阅读与写作的并举就是众多有识之士为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矢志不移的追求。笔者有幸成为致力读写结合大军的一员,在实践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路前行,有了些许收获与感受。
一、举一反三——迁移学习表达,立竿见影。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模仿能力惊人,小学语文的学习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有意识对经典的篇什段落进行迁移模仿,符合课程标准中重积累的思想,促进积累的同时还内化了语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些经典美文,让学生模仿构段模式,写写可爱的校园,自己的家乡或者介绍一个地方,都可以为学生凿开一个文思喷涌的泉眼,汇成一条条鲜活流动的语言表达的小溪,奔向学生语言健康和谐发展的语文之海。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布置练笔作业:“第二年春天,这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为开头,再写一写种葫芦人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编故事是他们的最爱,加之课堂对文本的学习与感受,这个故事编写起来,不只是用课文中的语言再现,还有故事情节的变化,种葫芦人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加强对葫芦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使葫芦获得了大丰收,当然这也是对文本思想的深入解读,不能只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的哲学思想就在续编故事中得到了透彻地体悟,这将对学生一生的处事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正是语文恒久的影响。
二、仿中求变——创新表达实践,拓展提高。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习作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一味地迁移模仿,会形成对学生的束缚,因此,在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实践中,还要更多地寻找植根于文本,源自于阅读,却又超越阅读的练笔实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笔兴趣,模仿中创新,创新中显示个性,延续阅读的成果,趁热打铁,在即兴表达中加强语感。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朋友”,其中有二篇老舍先生的文章《猫》和《母鸡》,教材在略读课文《母鸡》的学习提示中有意识地把二篇课文联系起来,“在老舍先生竹,那只既古怪又可爱的猫跃然纸上。……认真读一读,看看他写的母鸡又是怎样的;现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显然在关注内容的同时,编者的意图有学习表达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语文大师老舍先生的表达方法,汲取语言营养。二篇课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共同特色是语言风格口语化,这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好像和街坊邻居对话,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这种语言表达的特色要通过品读课文,咀嚼语言,反复朗读涵咏体悟,本色的朴实表达更见作者驾驭语文的功力。时下,有文风日趋华丽的倾向,学习这二篇课文,对于相对而言语言世界比较纯净的四年级小学生,无异于一场及时的春雨,教师要致力让它点点入地,浸润到孩子们语言成长的血脉之中,滋养语言表达之根脉。
《母鸡》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对比手法的应用,通过前后对比,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老舍先生将笔触落于细微之处,以有了一群鸡雏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来道出人情──“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以其细腻之笔揭示藏匿于生活中感性、直观的特征,体现出朴素自然的格调和亲切的人文关怀。这也就是以我观万物,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文学创作规律的生动体现。作者按照欲扬先抑的行文思路,在用“讨厌”来看待母鸡之时,母鸡的一举一动皆让人望而生厌,讨厌它时而没完没结;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又发了狂的叫声,还讨厌它欺软怕硬的行为,这只母鸡是多么浅薄、媚俗啊!后来作者“不敢讨厌”母鸡,因为它是那样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活脱脱就是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是令人望而生敬的。自主略读课文之后,不妨让学生改编一下课文前半部分。以喜爱母亲的“心眼”再来观察母鸡的一举一动,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母鸡进行更为立体的观察,写一篇读后练笔。一来尝试作家朴实无华的语文表现风格,二来体会不同的心境衍生不同的作品的文学创作奇妙,三来深化对“母亲”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是一样的无私无畏,一样的全副身心奉献给儿女的高尚的体认,敬畏之情的油然而生不也是对本组课文学习的一个人文升华吗?
文章整理物理网博客blog.gaozhongwuli.com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