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家长在孩子学习上的引导作用
2014.03.13 11:30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写下这个题目,我被自己吓了一跳。一直以来,我的博客都在记录莹莹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瞬间,是一本电子日记,很少发表我的观点。女儿是我博客的主人公,老公是第一个而且是最忠心的读者,不仅反复阅读还打印装订成册,所以博客是我们一家的精神乐园,是我们的一笔财富。而对于我,不管写不写博,每天都上博客的个人中心里去拜读博友的文章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喜欢博客,更因为这里有一大批优秀的家长,我不断的从她们身上汲取能量,充实自己。这些家长也是我的一面镜子,我时常照照镜子,反思一下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很难遇到博客里那样优秀的家长。有一次和莹莹聊起这个话题,莹说:写博客的家长本身就是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因为关注所以写博,因为写博所以看博,因为看博所以越来越优秀,这是个良性循环。别说,真是这么回事,写博、读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是家长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真的非常感谢博客,感谢一起成长的博友们!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却鲜有遇到志同道合的家长!
前几天在一理发店里,遇到两个初一学生的妈妈,俩妈妈在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听得出来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算优秀。因为其中一个妈妈和我认识已多年,所以我也自然加入她们的聊天中。在说到孩子的语文成绩时,我说:你们这一批正好是2020年高考,是高考改革完成的一年,和现在的高考模式会有很大的不同。。。。。我其实是想接着说语文的比重会加大,所以课外阅读很重要。可是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俩妈妈齐声大笑,说:你想的可真远!话语里透着不懈之情。我不得不闭嘴,笑笑了事。俩妈妈其实是在谈论孩子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都觉得自己孩子挺不错的,对于未来几年的高考政策,觉得那很遥远。远吗?高考改革不会是在2020年唰的一下大变,是一步一步来过渡的。上周三,莹带回来一条信息:从这次的期中考试开始,以后不管期中还是期末考试,都不再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而是考课外的!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不斥于一枚重磅炸弹,更有一些反应慢的孩子会觉得这与我无关。我问莹:“你怕吗?”莹说:“我不怕。”就是,有什么可怕的,从初一开始至今,只要作业量不是很大,都坚持每天一篇课外小古文的阅读,从上一个寒假开始不仅阅读还增加了做部分翻译和字词的解释。文言文的语感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管他怎么考。当初我要求她每天读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高考改革,更没有想到初二的时候就能用上。我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她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功利点说是为了上高中后面对长篇的文言文不打怵。所以当老师宣布教育局的不考课内文言文的指示的时候,班上同学哗声一片的时候,莹莹可以泰然自若。
我关注高考动向,因为不得不关注,自家的孩子走在高考的路线上,在人家的地盘上混,还能不学人家的规矩吗?而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眼前的成绩和名次,忽略了对孩子长远发展的能力的培养。举一个例子,我一个以前的同事,孩子比莹莹低一级。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直到现在,每到寒暑假就把莹莹的课本借走了,进行提前学习。而我每次都做她的工作,劝她不要借了,对她说不是不想借给她,而是我认为真的没有必要,寒暑假正是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你还要孩子提前学习下学期的课本,而那么薄薄的一本课本,他们在学校里要学习一个学期呢!这个家长每次都笑着说:我知道,我知道,你借给我吧!真是无语。更有甚者,上个寒假,不仅借语数英,连史地生也要借。我忍不住又是一翻劝说:“读读百科知识,读读历史性的小说,比看学生课本强多了!”对方还是那句:你说的对,借给我吧。我真要晕了,我要是说的对,你怎么不听呢?
关于是否要提前学习下学期的课本,我觉得到了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否则,课堂上的知识就留作课堂上掌握吧,家庭自我学习的时间本来就少,何必非要牺牲这宝贵的时间来提前学习呢!上面那个我的同事的孩子,在他的学校学习成绩排名比较靠前,可是要放到莹学校里就是一中游偏上。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惜从小学起就把寒暑假的时间都用在提前学习下学期的课程上,这个孩子的眼界、知识面会不会成为将来发展的制约?
莹在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也在寒暑假的时候要她提前学习数学。因为当时的规划是提前一年初中毕业,参加外地某附中的中考,考试只考语数英,而语文和英语因为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支撑,不会太差。数学却不行,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就是不会,否则连题目都读不懂。所以我叫她学习,争取提前一年学完初中数学。初一的数学,她在小学里就已经自学完毕,而且当时做的测试题的成绩也相对不错。我还挺高兴,前面也有博文记载。但是等她到了初一之后,重新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一点也看不出她提前学习的优势,反而在“幂的乘方积得乘方”的部分颠三倒四,一个负号把她搅得晕头转向。我开始怀疑莹是不是觉得这部分内容自己学过,就不自觉的有点掉以轻心,导致出现了粗枝大叶。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是否要继续提前学习。莹的悟性好,学东西快,提前自学数学的时候只读读课本例题,做几道课后习题,一看都对了,接着进行下一章节。这充其量就是一个预习。而在课堂上,一个知识点可能要用上几节课,反复的利用各种题型加以巩固。用莹的话说,老师讲得要比教材上的内容深得多。后来,因为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斟酌,我们决定放弃考外地附中,选择在本市上高中。这样莹莹的学习回到了正常轨道,我不再要她提前学习数学及任何科目。还是坚持一句话:课本知识一定利用课堂时间和家庭作业来完成,其余的时间要做课外补充。
但这并不是说我不重视她后面即将要学的知识。下个学期,莹将面临最为紧张的初三生活,不仅有生物和历史的会考,还要增加物理和化学两门新课。以前的阅读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所以从上个寒假开始,让莹莹阅读百科知识,里面包罗万象,少不了理化知识。莹莹也读得津津有味。我心里暗喜。一本《趣味物理》送到她面前,一读就爱不释手。孩子学知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果跨过感性,直接进入理性阶段—学习课本,很容易抹杀孩子的兴趣。遇到好老师还好,要是遇到一板一眼的老师,课堂没有趣味可谈,那孩子对这全新的一门可能会敬而远之。在正式学习物理化学之前,我不想让她接触课本,保留一份对课本的神秘和好奇。但通过阅读趣味科学系列的书籍,一些专业名词和理念会不自觉的进入她的大脑,为她正式学习这门学科打下基础。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课本是砍柴,那么课外阅读就是磨刀了。
再说课外阅读,再说一个家长。今年春节期间,和一个久未谋面的友人一起吃饭。她儿子比莹莹高一级,学习成绩也不错,我们自然的聊孩子的事情。当聊到课外阅读的时候,她说,我给他买的书不少啊,可他不爱看啊!说着转向儿子说“我给你买的书有这么多吧!”边说边伸出双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个比肩略宽的距离。我知道这个话题是谈不下去了。
其实,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要靠从小培养的。从婴孩时期的撕不烂的小书,到幼儿时期的童话故事,儿童时期的儿童文学,青少年时期的广泛阅读及中外名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渐进过程。在莹莹小的时候,我工作忙,也没现在这么关注孩子的成长,留下不少遗憾。但是有一点我一直坚持的就是读书。从出生开始到小学毕业,每天晚上睡前我都读书给她听。从《小红帽》一直读到《哈佛家训》、到《上下五千年》。而莹莹自己的阅读量也在不知不觉的增长。我不敢说我的孩子就是优秀的,更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怎样,但起码,我知道她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爱上阅读,她的生活就多了一份情趣,一份充实和快乐,一份和自己的心在一起的温馨。这还不够吗?
本博文中提到的几位家长,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孩子目前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可想而知,那些学习成绩排名接近班级人数的孩子的家长,会是什么样子呢?当然,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成绩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更不可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来预估他的未来,这些都不在今天的话题之内。我只是想说,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家长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家长不断的学习,力争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等孩子长大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路程,会说一句“感谢我的父母”,足已。
写下这些文字,不是要标榜自己怎样怎样,如今的社会,你怎样怎样与别人无关,这是自己的事情。实在是今天早上这些念头突然涌入脑海,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说出来,和博友们共勉。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