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读《幸福教育论》有感
2014.02.20 10:56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赤道1°的进行时(217)
解读幸福教育
——读《幸福教育论》有感
王卫国
今天大雨如注,一天三倾,基本达到了我们到新加坡后所遇的较大之雨了。趁着如秋般的爽意,读完了刘次林博士的《幸福教育论》(从8.7—8.27),书读得不快,在边读边慢慢揣摩思索,就是今天速度快些,读了近50页,终于读完。读后,尚需慢慢的内化。
该书用全面的人性观界定了哲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幸福概念,认为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然后提出幸福与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得以健康统一的价值标准;接着,作者用丰富的实践材料揭示并批判了当代教育忘记、违背、伤害学生幸福生活的现象,并用幸福教育理念对一些教育改革实验作了理性的反思;最后,用新的幸福教育观从知情统一的智育、身心统一的体育、自我扩展的德育、幸福能力、教师的幸福等方面深入地探讨了幸福教育的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颇有见地,值得深思。
下面我从书中择些观点与大家分享,以期达到更好的对幸福教育的解读。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
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幸福能力表现为发现、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也只有当这种能力变成了学生的内在素质,他的幸福才是自由的和终身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幸福能力是沟通教育中的幸福与教育外的幸福的桥梁,是传达教育意义、联系教育与生活的纽带。
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一个人心中充盈幸福,才会幸福洋溢;心中有爱,世界则充满爱;心中妩媚,则世界妩媚。
在某种意义上,幸福教育就是将相对较高的教师的幸福能力“移植”到幸福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身上去,使学生从主要由教师赋予他幸福渐次转变为主要由自己去创造和享受幸福。
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感染自己的学生也感受到幸福。教师的作用是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内,教师作为学生的体外大脑,应该与学生的大脑“内在统一”,教师的精神要融入学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未来生活。
幸福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高,克服困境的能力也较大;再次,幸福的人很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所以常有意外的惊喜;最后,幸福的人多外向,易于他人共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标志。年龄、性别和收入(只要能保证生活必需)都和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幸福,最好从他的性格特征、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有能够获得社会支持、目的和希望的信仰来判断。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与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具有内在的积极联系。
看看周围的人们幸福者大抵都有这四个特征,但是不幸福的人却各有个的原因。幸福者自尊自信,自尊自爱,这是前提与基础;自制力高,能够很好的把控自己,为所当为;乐观豁达,不做牛角尖,乐于与人合作;再有,外向活泼,人们乐于与之相处,与之交流,当然对这一点,我的感觉也不尽然,内向性格的人也可以很幸福的,内向者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人际关系和谐,也会幸福如花的。我们知晓了这些幸福的特征就教育学生努力涵养这些性格特征,奔向幸福,享受幸福。
我只从文中摘记了三段文字,明晰内涵;之后,作为教师明晰任务;还有,努力塑造好的性格,培养幸福能力;与学生携手步入幸福路径,享受幸福生活!
文章整理物理网博客blog.gaozhongwuli.com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