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不把学生当人,教育就不能培养人
2014.02.04 23:06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文/周新桥/教育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关于教育的观点或描述都把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指向人,如:教育是要立人(鲁迅);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蔡元培);教育是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陶行知);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蒙台梭利);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等等。可见,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没有人就没有教育。。
既然教育指向人,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为了人,那么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人的问题。
人,或人类,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多个层面或者是这些层面的结合来定义。如:人被分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其差异衍生出各文化不同的信仰、传说、仪式、价值观、社会规范;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能在生物圈获得两个层次,即初级追求真、善、美和高级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和谐幸福;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识的动物,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看成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教育学又如何理解“人”呢?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人的本质是在人自身的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是一种“自我规定”。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人具有发展的本质;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即人具有发展的本质。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人的自我本质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逐渐生成的,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空间中,要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人作为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孕含着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个体生命具体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
弄清什么是人的问题,根本的是要抓住人的本质属性。简言之,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人在满足自身所需要的实践和发展中所具有的社会性、自主性、创造性。
既然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为了人,那么教育就必须观照人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首先,教育要满足人的需要或从人的需要出发。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要,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又反过来能激励人的潜能。教育既要认识和理解学生有哪些需要又要满足这些需要。其次,教育要关注人的实践和发展。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过程、手段,发展是结果、目的。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的发展,没有全面的实践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没有深入的实践就没有深刻的发展,没有持久的实践就没有持久的发展。没有人的实践和发展的教育断不能称之为教育。再次,教育要指向人的社会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生成或提升。人的社会性在人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表现,只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才能使人的本质得以实现和丰富。人的自主性表现为自由和自觉,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和自觉是人性的基本特征。没有自由就没有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自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和自觉的获得或提升。创造性是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最高体现。人的存在是一种“需要一创造性”的存在,人的发展也是一种“需要一创造性”的发展。教育既要关注需要,更要关注创造。
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审视我们的教育,不难发现现行的教育与人的关系渐行渐远,以致教育与人几乎疏离或两隔。实际上,在盛行于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眼中,只有分没有人,只看分不看人,即使有人也只是分数化了的人。也就是说在这里,教育与人的关系演变成了教育与分数的关系。如一届届学生进了中学或大学的校门,教育者们是通过分数作为标签而认识他们的。在学校几年,中学满堂灌也罢,大学天天混也罢,都是分数在作崇。学校教育过程成为用分数管理学生、评价学生的过程。为了分数,现行的教育体制可以牺牲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可以压抑人的天性,可以忽视人的丰富性、多样性或差异性。又如每每在中考或高考放榜时,学校、老师和家长等都纠结在分数上。升学完全依分数而定,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的兴趣、追求、人的实践、创造,人的自由和幸福,都让位于分数,人在分数面前都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了。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也不再是着眼于人的灵魂或心灵的教育,而媚眼的是英语四、六级和技算机等级证书,媚眼于学位和文凭,媚眼于出国留学,着眼于高薪和大城市。而当学生走出了校园,其身影除了分数,难得从他们身上看到血肉之驱,难得看到个性的彰显、道德的自律、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气象。
也许有些人认为教育追求学业也没错。追求学业是没错,但单纯追求学业就成为了问题。试问:在已毕业和正在就读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怀有一颗格物知致的心?有多少人获得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多少人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多少人具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有多少人立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与情怀?又有多少人在追求“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实际上,由于学校教育单纯追求学业或分数,所导致的人的社会化程度不足和个性缺陷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如许多学生缺乏生活能力、性格乖张、内心不和谐、人格不健全,而走上社会后问题更暴露无遗。因此,不把学生当人,教育就不能培养人、造就人。
概言之,把学生当人,教育才能培养人,教育要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就要以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只要我们严格遵循《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全面落实各项任务要求,做到“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教育就能够和谐幸福的人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