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教育是教人向善的社会活动
2014.02.04 17:59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教育是教人向善的社会活动/刘尧/人之初的本性是什么?有“性善”说,有“性恶”说。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言,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人有相近的本性,后天的习得使人性各异,教育并没有其他的特殊路径,就是帮助学生找回他们曾经放逐流失的善端。然而,看看今天的学校,看看今天的课堂,看看今天的学生,说真的,教育已经失去了教人向善本来面目,成了人成长的畸形模具。迷失的教育,演绎着社会达尔文主义,教育的迷失,充满着急功近利的工具化色彩。教育全然忘记了自己应该是教人向善的社会活动。这种迷失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目的迷失。 一、教育起源之争:教育是人的社会性遗传 在我国,“教育”这个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西汉刘向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这两个字在当时并没有一个有着确切的含义,在后来的一两千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词汇。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我国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了“教”与“学”。其实,教育的起源源远流长,关于教育的起源,国内外学者有两类四种观点: 第一类认为,教育是人的本能活动。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动物正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的本能,才把知识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摹仿,而不是文化和社会的学习。以上不管是将教育解释成生物学现象还是心理学现象,实际上都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是一样的。但其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对教育的社会性的功能思考不够则失之偏颇。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摹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摹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与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途径之一,有其合理性。但其否认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把教育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摹仿行为,没有考虑到人的一切活动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同样失之偏颇。 第二类认为,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类社会活动起源于群体劳动,劳动促使了人类社会的形成。教育从人类有生产生活活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传递劳动中形成和积淀生产生活经验。需要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人类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一定的需要,引起一定的活动(首先是劳动)来满足一定的需要。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两个方面的共同需要。以上关于教育劳动与需要起源论,把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促进社会的发展、完善及个体的社会化。笔者认为,这类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活动,是人的社会性遗传。 二、人性善恶之谜:善恶是人被教育的结果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是孔子的提出来的;而“性本恶”出自荀子的《性恶篇》。我们今天要探讨人之初性本善或恶这个话题的前提是,明确善恶的含义和区分的标准。在字典里,“善”的解释有:善良,慈善;善行,善事;友好,和好。“恶”的解释有:很坏的行为;恶劣;凶狠。其实,善恶是人类根据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对行为属性进行划分的结果。善恶是相对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标准。人类往往把有利于己方的行为定性为善,否则定性为恶。人本能或欲望是天生的也是相同的,而发挥本能或满足欲望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有善恶之别的。人的行为是否妨碍或伤害到他人是区别善恶的标准。同一种欲望可以驱使人做出恶行,也可以表现出善行。就是说,人是善恶矛盾的综合体,善恶同时存在于人身上,没有天生的善人与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善人与恶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把恶的行为不断摒弃,建立的法律、道德体系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压制人的恶行为,于是人类和动物完全区别开来,产生了人性化。可见,善恶是矛盾对立而又共同存在的两个方面,“性本善”和“性本恶”只是人性当中的一个侧面。 过去,我们常把人性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或天性和习性。《基因与人性》一书则认为,用动物性和文化性更为适宜,或用“动物通性”和“人类特性”更为准确。因为,人性中的动物性为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所共有,是动物的通性。而人性中的文化性则仅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的特性。人的动物性源自基因,人类和人猿的基因在碱基对的顺序上只有1.23%的差别。目前在人类身上发现的26588个基因中,除了300多个外,其余的在老鼠身上都有,所以人与动物的天性是相通的。从动物性来看,《论语》中的“性相近也”就是动物性,《中庸》中的“率性之为道”、《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和“生之为性”中的“性”等都是人的自然性。所以,人类的动物性与动物的动物性如出一辙。但是,人类不仅仅只有动物性,还有文化性(即习性)。(张田勘.人之初“性本恶”《科学时报》2009-10-29)这种文化性是《论语》中所说的“习相远也”,也是《中庸》中所说的“修道之谓教”。人的动物性与文化性相互制约和促进,但随着人的社会化,文化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 荀子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其实,在笔者看来人之初就是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人的胚胎,在母亲的卵巢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来到这个世界,其性本无善恶之别。不用科学验证,谁都会认可人在母亲的卵巢形成到分娩期间,是没有善恶的意识与行为的,善恶是人的文化性(即习性),是人被教育的结果。 三、教育目的之惑:是教人向善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卢梭说:教育是培养“既能行动又有思想的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说,教人向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当我们聚焦今日的教育后发现,教育活动在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知识、进行行为习惯规训,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的知识、应付连绵不断的考试之外,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善性塑造少有关注。教育中充满了功利性,师生为了获得功名利禄相互勾心斗角,正在威胁着人类教育的伦理底线,人性中善良与真善美变得日益稀少。其实,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局限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根本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寻求社会生活中人性的真诚和善良,引导学生将善良、真诚带入社会中,去感染他人。就是说,教育不应游离伦理价值的本义——向善性。教育的终极目的理应取决并归结于提升人的向善性。教育正是在于使人心向善,从而摆脱功利的“枷锁”,获得身心真正的解放。 人的成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在人成长中起主导作用。正如康德所言,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够成为人。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说:“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基于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钱仲书在《读〈伊索寓言〉》中说,“全看我们成年人造出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教育不是训育,不是“驯兽”,教育不应该是受教育者看重美好的目标,为了得到一定的奖赏而积极主动的接受。在“驯兽”的过程中,兽因为成功完成一项任务而得到糖果等食品的奖励,久而久之形成兽的行为习惯。教育不应以丰厚的奖品和物质待遇为最终目标,它应该帮助人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从而改变自我,教育应该是脱离世俗的物质利益的目标,走向净化人之心,提高人之精神境界的方向。 当今社会把教育简单地理解成培养人才,就是导致教育迷失的根本原因。在抗战前夕,张元济就在《中华民族的人格》中指出:“社会上迷漫着一种骄奢、淫逸、贪污、诈伪、颓惰、寡廉鲜耻的风气”,与人们“只注重新知识,将人格的扶植、德性的涵养都放在脑后”有关。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人格养成,就很容易诱导人置良心于不顾,去竭力追求物质的享受。长此下去,只能造成整个民族的堕落。就是说,教育不仅仅在于教,更在于育。《说文解字》曰:“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教”最重要的方式是要以身作则。“育”是“教子使作善也”,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是“善”,让学生把握“善”的标准,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育是基础、是根基,只有在育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教,只有育出了成效,教才可以产生巨大的效应。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教人向善的社会活动,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变化,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日益完善,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劳动,使学生成为诗意地栖居、有尊严地活着的人……作者简介:刘尧,浙江师大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