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留住人才,保障根本
2014.02.04 17:5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全球金融危机给经济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也掀动了全球性的人才流动。包括在华尔街供职的高端人才,也早就挪动地方,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另谋高就了。国内不少省市如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也都积极出击,设法把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国际经验的人才收留下来,为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国际化储备智力能量;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和机构,也积极从海内外招徕人才,或者从高等院校选拔可育之才,为度过经济低迷和产业转型期吸纳新鲜血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谈到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时指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笔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与人才流失不无关系。据报道:“中国成人才流失最大国,超百万人才流失海外”。同样,在国内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各种人才流失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但毕业后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的比例却不容乐观,国内高等学府的毕业生更是倾向于去海外工作。虽然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人才。但是人才大量外流,国之发展根本将如何保证?留住人才比吸引人才重要的多。只有留住了人才,发展的基本人力资源才能得以保存,才能更好的制定人才吸引战略,才能实现现代化。
  首先要树立符合人之常情的人才观。相当多的人把院士、博导、海外名校毕业生、跨国企业的高管视为人才,其他人好像都是普通人。实际上,任何在各自专业领域勤勤恳恳奉献才智、有特别技能的的人,都是人才,不管他来自何方,是否接受过大学教育。也就是说,人才是一个城市各行各业的中间力量,而不仅仅是那些凤毛麟角的极少数人。中国人口基数大,人才战略方面的中间力量潜力无穷。因此,在人才战略和人才政策上,要充分顾及这部分中间力量的价值取向、权益配置和优惠策略。仅仅对那些极少数的人予以优待,保持不住一个国家的发展活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
  其次,留住人才的同时要吸引人才。当今时代人才流动的频率高于历史上任何时期,不仅是行业内,行业间的流动也非常频繁。进入新的部门、企业或者行业,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才能适应新的环境,认同新的企业或者行业文化,学习新的技能,这些都是引进人才必不可少的成本。留住人才的同时也就节约了资源,节约了成本。但是,一味的留住人才也极有可能导致陈腐、僵化、缺少活力。鉴于此,在留住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新陈代谢,吸引人才,为企业、国家注入新的活力。在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精神的同时,加强人才思想道德素质,打造高品质的人才。
  最后,用实际行动留住人才。留住人才不是一句空谈,要落实到整个国家的各个省市。因为一个地方和城市的人才政策得当,至少可以留住人才在同城流动而不外流。而要想留住人才,在住房、就业、子女上学、进修、项目资助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就应该符合更广泛人才的利益,让城市的中间力量安心工作和生活。同样,一个城市能留住人才,就一定能吸引人才,因为人们大多更看重整体的、常态的人才成长环境,而不在意单个的、临时性的许诺。
  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人才强国是中国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留住了人才,才能更好的吸引人才,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给,才能保证实现现代化。  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用好人才,切莫“闲置”人才。 
  用好人才是留住人才的妙剂良方。韩信逃离刘邦,被萧何追回,后大胆使用委以重任,从此安心助刘邦成就大业。刘备视关羽为手足,大小政事真诚相商,放手让其担当重任,后来曹操得到关羽并且礼遇甚厚,但关羽终不为曹操所用而是一心追寻刘备。刘备的人才待遇纵然不及曹操,手下人才也不如曹操富足,但手下个个都能为其所用、不离不弃,最终成就西蜀帝业。没有后顾之忧,有价值认同感,人才就会安心。
  人才闲置是导致人才流失的致命硬伤。对待人才不听其言、不从其计、不用其事,就是人才闲置。历史上项羽闲置人才,韩信投刘邦,刘邦闲置人才,韩信再次逃跑;袁绍闲置人才,手下许攸、高览、张郃投奔到当时尚处于劣势的曹操麾下,曹操对竞争对手的人才前来投奔能够不计前嫌、大胆使用,帐下便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现在一些单位引进人才时要求高学历、有经验、有业绩,但引进后,在使用上视同普通人,论资排辈、按部就班,既不能给人才应有的待遇,也不提供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古往今来,但凡人才都有理想抱负,希望有所成就,如若“英雄无用武之地”、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定然要另谋高就。
 
  只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落实好“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方针,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才能形成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创事兴业的良好局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能指日可待。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