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打好小学写字教育的基础21世纪,随着电脑、手机、打字机的普及,“手写”仿佛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电脑失写症”使人深为忧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7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23.6%的人手写的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不再手写了。公众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手写?调查中,70.8%的人首选“签名”,68.4%的人选择“考试”,65.7%的人“记笔记”时会手写,接下来还有35.4%的人“写日记”、29.8%的人“写文章”、23.1%的人“写信”用手写。以上数据表明,在我国,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用硬笔和毛笔写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手写时代渐行渐远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71.4%的人认为这会削弱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64.5%的人觉得“书法艺术会趋于消亡”,56%的人感到“写作者的个性无从体现”。﹙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16日第5版﹚从结绳到刀刻,从刀刻到用笔,经历漫长的岁月,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书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如此尴尬境地,真叫人痛心!2009年,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3000多名受访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正在下降,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也显示,中小学生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80%,写字质量不高有几种表现:有的写字不认真,书面作业随意涂画,字迹潦草,学生认为字写得好坏无关紧要;有的写字姿势不正确,或歪着头,或扭着身子,或胸部紧靠桌边,或头部过于前倾,或两臂撑不开,手腕内扣;有的不会执笔,不会运笔,把横写成“鹤脖”,把竖写成“鼠尾”,把点写成“牛头”;更有甚者,在作业中,错字连篇,别字迭出,汉字缺胳膊少腿现象让人惨不忍睹。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六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有的学生被抽查时,自己读自己的笔记本,竟辨认不出来是自己写的。2009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作了题为《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他认为,目前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中小学生比例很低,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小学写字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再一次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有四位委员的提案内容是“加强写字教育”,呼吁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造成学生写字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不重视写字教学,在“升学第一”观念的影响下,有些学校不开写字课,即便开设了写字课,也名存实亡,往往挪作他用,有的“变身”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机动课,或用来上阅读课,或用来上作业课,许多教师挤占写字时间为学生补课,理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文字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创造,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之一,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睿智,即使在很久的将来,仍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汉字不可废,不可轻,不可乱。小学生写好汉字应当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生写好汉字这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可是,很多地方小学语文教师的“三笔字”能拿的出手的,恐怕为数不多。能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书写达到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字体匀称美观,对书法作品有欣赏能力,并能指导学生书写,这样的语文教师那就更少了。至于能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了解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会识别楷、行、草、隶、篆等字体,会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特色的老师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是大专以上学历,但是专门学书法的,或受过书法训练的找不出几个。可见,不是滥竽充数,能教好写字课的语文老师是微乎其微的。在教学观摩会上,我们常见一些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笔画笔顺,黑板变成“白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原因就是其字不佳,不敢出手。![]()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