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我曾经固执的以为,真正的教育是我心中的那份理想,现实生活的乌托邦。但当我翻开教育局赠送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一书,循着那些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走进他们的时候,我才真正读懂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之所以美好,不仅仅在于教育促进了人的发展,增强了人的能力,还在于,教育承载着人类对理想的寄托,对未来的憧憬。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真可谓‘百花齐放,星光璀璨’。如果让我们细细的研读,思考每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故事,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不同的教育家,尽管有不同的教育主张,但这样的教育思想之所以宝贵,正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都遵循着自然的发展:人的身体自然的成长,人的心智自然的成熟。既然人的发展不能背离自然,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又怎么可以背离自然规律而任意滋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伟大的教育家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都体现着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人性尊严的成全。在教育本源的探寻中,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些教育家会有这样的主张,引发他们教育思想的根源是什么?基于这样的好奇,我特别对教育家生活的年代,以及年代的特点,还有教育家们独特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分析,我赫然发现,每一种教育思想的背后,既有他们受自我教育经历约束的局限,也镌刻着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鲜明的特点。比如:英国的著名教育改革家‘亚历山大·尼尔’创建的“夏山学校”,就倡导儿童教育的真正自由。尼尔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就来自他对自己接受的传统教育经历的厌恶体验。在20世纪初的年代,尼尔的新教育思想确实给当时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特别受以崇尚自由的美国所追捧。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也看到,现在的夏山学校却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尼尔崇尚的真自由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渴望高度自由的需要,但教育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人也不可能在社会上找到完全满足自己需要的自由。简单的说,人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适应社会,并在适应的前提下寻求发展。这样看来,夏山学校固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教育思想的发展应与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纵观古今的教育,最能反映当时时代鲜明特色的教育思想,当属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那是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故而在孔子的思想里,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尊卑观念,尽管今天看来,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但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他的这一思想的存在,却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却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儒家思想之所以千古流传,当然不是因为他思想的这种局限,而恰恰是他的教育思想中体现的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比如,孔子倡导“教育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强调要在学生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理念,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仍然是最主要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孔子思想里特别重视对人的全面发展,身心,艺术等等,而这一理念更是我们当下教育所大力倡导推行的教育实践。这些经过千年的洗礼、沉淀,仍然得以流传的教育思想,凝聚了先人们智慧的精华,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世子孙的最大财富,最宝贵的遗产,因此它也应当成为我们后人最值得珍藏,最应该借鉴的智慧宝典。上海电视大学的中文系教授鲍鹏山,关于孔子及其思想有这样的评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变化气质”!一个好老师,一定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却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及他的伟大思想,已不再仅仅属于春秋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探寻真正教育本源的过程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震撼,读那些伟大的教育思想,让我的心经历了一场神圣的精神洗礼。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理应充分利用先人们的宝贵教育经验。但对教育思想的借鉴,不是完全的‘拿来主义’,而是有选择的过滤,筛选。我们的借鉴不仅要思考那些观点的内涵,还要站在教育家的立场上去体验,感受那种思想与情感碰撞时带来的心灵的震撼。真正的教育,不在理想的伊甸园;它恰似纯洁的天使遗落人间。![]()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