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取消博导评聘制度的对于非
2014.01.24 19:1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是耶?非耶?刘尧/清华大学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将在深层次撼动人们心目中对博导固有的、近乎神圣的认知,使人们明白,博导并不是什么荣誉,也不代表其学术水平、身份地位,还原了博导是工作岗位的本来面目。清华大学日前决定从2012年招生季起,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此决定伴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随即成为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清华大学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对于改变我国多年来“只有教授才可以当博导”的传统,回应去年热议的“一个博导同时指导的博士生达47名之多”的怪象,探索近年来备受诟病的博士培养质量问题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降低导师的资格门槛、博士培养管理混乱、博导与教授膨胀等许多担忧。第一,还原博导是工作岗位的本来面目。我国博导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不仅符合博导条件的教师很少,而且博士招生数量相对较少,国家有关部门决定优先选拔少量教授担任博导。第一批博导名单通过后,以国务院名义任命,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久而久之,延续下来教授当博导的惯例,博导也成为荣誉的象征,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博导阶层。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提出过不少质疑,博导制度存在的弊端也被许多大学所认识,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就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独立指导博士生,后来又在部分院系试行讲师独立指导博士生。其实在国外,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论是教授还是讲师,只要学术水平符合要求、有科研经费、所在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等条件就可以指导博士生。就是说,博导是一个流动的岗位而不是终身制,不带学生就不能再称为博导。博导也不是一个特殊的资格,更不是教授之上的“教授”。确切地说,清华大学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将在深层次撼动人们心目中对博导固有的、近乎神圣的认知,使人们明白,博导并不是什么荣誉,也不代表其学术水平、身份地位,还原了博导是工作岗位的本来面目。第二,取消博导评聘制度,能释放学术活力。好的制度能够释放生产力,坏的制度则会束缚生产力。有人认为,人的学术水平提升需要时间洗练,自有其一般规律。极少数人天资聪颖逾越常规,年纪轻轻就能登上学术高峰,这是特殊规律。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不会出现年纪轻轻其学术水平就整体性提升的异常情况。正是基于对这些规律的认知,运行数十年的博导评聘制度,也就相应地设定学术层级与门槛,把滥竽充数者、水平不够者排除在外,以使博士培养质量达到相应的高度。当初博导评聘制度作为一项好的制度而确立,就在于严格控制质量。其不好的一面在于一刀切,将遵从特殊规律成长起来的高水平的年轻学术人才排除在外。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显示其释放高水平年轻人的学术活力之用心。另外,本次博导评聘制度改革,把博导评聘的资格扩大到全体副教授,避免了只有那些有学术血缘关系的人会更多地获得资格的情况,既解决了博导评聘制度的先天性缺陷问题,又保留了这一制度原有的公正性、科学性品质。第三,教授终身制与博导终身制要同时改革。有人提出,取消博导评聘制度,通过资格与身份脱钩,头衔与岗位挂钩,博导的职业责任和岗位色彩将会得到强化。不过,面对现在僵化的教授终身制,若副教授能直升博导,为何不能当教授呢?在某些西方大学中,一个系里甚至只有一个教授,副教授博导的出现事出必然。而在我国,批量化生产和终身制造成在大学中教授人满为患,与其大量让副教授当博导,不如先打破“教授终身制”。因为教授泛滥与副教授博导并存,只能加剧两种体制在大学的混乱和冲突。也有人认为,如果有的教授不能带博士生,而一些副教授不能及时提为教授却在带博士生,他们都会觉得不公平。因此,博导评聘制度要与职称制度进行配套改革,还要反思现行的博士招生。近年来我国的博士生规模已为世界第一,若维持现行职称制度、招生增幅,清华大学让副教授带博士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连锁效应。比如:担任博导的副教授会迅速变成教授,出现教师职称倒挂与遍地教授现象;而一般大学也会纷纷让副教授带博士生,使原本有较高含金量的博士越来越“水”。第四,博导还是要让教授来担纲好。由于教授要成为博导,须经过正式的填表申请和校内外专家的匿名评审,方能获得这一资格。在中国,一个教授哪怕水准再高,只要所在的学科没有博士点,就只能屈居非博导的卑微地位;而拿到博士点的学科,只要名额有空缺,哪怕是平庸之辈,照样可以理所当然地当博导。近年来,我国两年一度的申请博士点大战愈演愈烈,教授之间争当博导也同样剑拔弩张,而现在的中国社会舆论对博导还是另眼看待,报纸杂志注明学者身份时,照例要加上“博导”,以证明其权威资格。若只依据职称,凡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都可当博导,甚至讲师也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这显然违背教育规律,对博士人才的成长会极为不利。博导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博士培养质量,博导还是要让教授担纲好。如今博士生数量疯涨,教授的数量也在疯涨,若让所有的教授都真正教书,部分优秀副教授当好帮手,博导就并非不够用。反之,不挖教授的潜力,改打副教授主意,不仅博士培养质量难以保障,而且只会刺激博士培养规模膨胀。第五,取消博导评聘制度,还有诸多障碍要克服。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进行博导评聘制度改革时,有人提出,首先,博导所享受的待遇如何取消?当下大学中,博导与官职挂钩的比例相当高,改革结果很容易变成一种变相的利益重新分配。其次,博导资格的取得,需要博士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博导一方来选择学生不成问题,问题是由博士生来自由选择导师时怎么操作。再次,导师课题经费问题。现在,我国大学的博、硕士点不断增加,但课题经费的发放,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分配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完善方面都存在问题。据观察,大学中至少超过50%的在职博导没有申请到相关的课题经费。最后,关键是谁来认定、怎样认定博导资格。当下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学术不公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正是由于学术上的不公正,导致了一系列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而造成学术不公正的主要原因,是学术体制在总体上的不健全。《科学时报》 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