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赵京:如何最大化提高志愿方案命中率
2014.01.22 15:25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各位家长晚上好,离高考还有一星期左右的时间,今天家长还能够来到这里面,跟我们一起来讨论高考填报志愿,我真的感到是挺高兴的。今天的题目我觉得起的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它会启发我们去思考,一套高考志愿它到底应该包括什么,对于大部分的地区,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平行志愿,有了平行志愿以后,一个考生选择一个学校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容易了,那么一套方案,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精心挑选、精心做,是因为我们每个家长其实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想通过高考志愿的填报,帮助我们的孩子,做好一个未来的光明的道路,尽我们的力量在这方面,帮助他做好一个选择。这个我们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在一个方案上。因为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么多,只考虑学生的方案,做一套方案,短的十几分钟就能够出一套方案,基本上能够保证一定能够被你的成绩所对应的这个学校给录取,但是我们一草方案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要考虑考生的特征,考生的性格,哪些专业适合于考生去学习,哪些学校对他的未来的之路,比如说出国、考研、就业等等方面,更适合。所以我们要在通过这个志愿方案,要解决人生中的一些矛盾吧,比如说一个考生的文科方面的天赋很好,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让他去学比如说历史和中文,有些学生他自己的目标很高,他期望能够去学一个,社会上非常欢迎的这个专业,今后能够实现自己比较好的收入,能够为社会作出比较大的贡献。
  但是同时,由于他的成绩的在一定的程度受限制,就不能够进入最理想的学校之间,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很多考生在通过十几年的学习,有了自己一定的喜爱,比如说很多学生现在喜欢心理学,喜欢带一定设计的专业。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专业虽然听起来非常的美好,但是在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就会面临着一个这个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满足这个考生的兴趣,但就一点,市场的需求量相对本科生的要求不多,也就是说这个专业可能专科生就能做的很好了。这些矛盾都是我们要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逐一解决的。这样能够满足考生目前的一些需要,也能够满足我们家长对考生未来的一些担心,因为毕竟家长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是希望通过这套方案,帮助一个考生,能够找到一个把他自己给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他自己能够自食其力的方案,这个是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
  现在高考马上就要举行了,考前报考的地区,北京和上海已经结束了,剩下的有部分的大概有三四个省是考后估分报考,剩下的地区都是出分报考了,等到出分以后,我们已经完全能够知道,这个考生在省里是什么位置,除了个别的省市不公布考生排名以外,我们大部分的考生达到分数的同时,也就能够达到你这个分数在这个省里面排在第多少名。这个时候做方案,最大的难度应该说不是选择学校,如果家长还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哪个学校的分数比较适合这个考生去报考,那么应该回到我们搜学早先做的一些讲座去学习,我这里面来说,当你选择不同学校的时候,你是怎么选择它和我们选择这个学校的目的,所以一套方案应该包括最基本的,学校的选择和专业的选择。从学校的选择,现在应该说最简单的从985、211或从你所感兴趣的地区中,来一个选择。家长对学校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于专业的选择,也通常来说,会有一个两个专业,是我们的主打专业,但是等早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哪呢?就是我们通常要选择几个专业,比如说有的地方是选择三个专业,有的地方是选择六个专业,面临着一个,如果说我喜欢的专业,比如说我喜欢电气工程,除了报电气工程为我第一个志愿以外,还要选择其他几个专业。这些专业怎么选择。
  我总是提醒家长,假如说先不考虑你是怎么来选择的,假如你选择好了学校和这个学校的几个专业之后,我提醒家长去做一些事情。做哪些事情呢?第一,去了解专业的内涵,因为家长通常来说,会把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会了解,就是这个专业大概是上什么课,出来以后大概去做什么,然后国内哪些院校有开设这个专业,都会去了解。但是我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去这个学校的网站,去看一下这个学校,关于这个专业是怎么介绍的。因为每个学校虽然这个专业的名称可能非常相似,但是它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比如你说可能选择机械工程,你会发现一个地方可能主要是讲汽车方面的制造,另外一个学校可能会讲关于航天航空方面的制造。所以同样一个名称,在不同的学校它的内涵是不太一样的。同样比如说广告学、传播学可能在不同的学校,它的教授的方法和它的设置是不一样的。所以因此,选择完这个专业以后,一定要去这个学校,去看一看这个学校关于这个专业是怎么说的。这样才能保证你所选择的专业,是考生真正要去学的。因为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专业的开设内容和你所学的内容相差是比较大的。我发现不少的家长是完全没有去看,这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这个专业开设在哪个学院里面,是没有去考虑的。所以这个是提醒家长去看一下。
  然后我建议,如果进一步的去看一看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的授课老师的情况,有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个学校,这个学校有硕士点、博士点甚至有一级博士点和博士后的这种情况。但是可能你选择的那个专业,是这个学校新设置或者是这个学院一个比较老的学院新设置的一个专业级那么你会发现它的授课老师,可能都是相对比较年轻,或者是资力比较浅的,甚至有的专业可能连一个教授或者副教授都没有。可以看出这个专业在这个学校的相对位置,或者是它的发展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在你选择把这个专业作为你的选择专业之一,你要去比较这个专业和这个学校其他的专业的一些情况,那么通过授课的老师整体水平相对比较弱一些,则表明你去了以后,可能不能够得到你想要的这种专业性的培训。
  所以如果有机会去看一下这个学校有哪些授课老师。现在很多学校的网站,都进行了更新,都加强了各个方面的信息,也增加了比如专业的培养的机制,它的授课的情况等等,都公布的比以前要多一些。所以你也能够更多的去找到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家长再有时间,再进一步,我建议你去这个学校的不同的学院的教务处的网站去下载这个学校,关于这几年的教学的计划,认真看一下它具体的每一个专业的授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看一下,给他讲解一下这些内容大概是干什么的。这样考生到了学校的时候,他已经对这个学校比较清楚了,这样就不太会发生考生对一个专业比较厌恶或者不太愿意学的情况。这个是关于专业方面的。
  我们因为在同一个学校,要报几个专业,有的时候会发现说,这个里面我喜欢的专业只有三个,那么我们剩下的专业怎么来报考,或者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最想去的专业,你得分数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在平行志愿的情况下,你的选择只能是一种是你降低你的学校的档次,去另外一个有这个专业的学校,这样保证你的专业。另外一个就是要舍掉你自己最想去的专业,这个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建议你去你想报考的学院,去看看除了这个专业以外,它还有哪些专业,当然有的学校现在实行的是按照大类的招生,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按照系之间的招生你不妨看看这个系是属于哪个学院,那么在这个学院中,有没有其他的专业,你能不能进去。比如有的学生,可能想去学通讯工程,通讯工程是近两年发展比较快的专业,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专业。都是有这个专业的学校中,他通常来说分数都会偏高一些,那么假如你的分数,不能够让你直接进入的时候,你就不妨去看看,通信工程和哪些专业是属于同一个学院,我在不少的学校中,都会发现他有一个非常类似的专业,是分数比较低的。那么你比较了这两个专业的四年的培训课程,你会发现它的区别只是在第三年的专业课上,有一些不同的侧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选择分数比较低的。
  举一个例子吧,比如说我们报考人民大学,人民大学自金融专业和它的经济专业,通常分数都是很高的,有些学生宁可放弃北大和清华,也要去人大学它的金融。因为我们知道进了人大学金融,很有可能你的工作实际上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但是这个分数就会比较高。而另外一些进入人大,他的分数本身来说就不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分数,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着金融方面的专业,是没有办法报考的。如果我们去人大大网站或者打电话给人大的老师去咨询我们专业的报考,他们就会给你介绍不同的方面的专业。比如说在经济方面的专业有金融、经济学、有财政、有它的税收、保险等等,但是还有一个专业,是叫做信用管理,这个专业可能会被很多家长给忽略掉。如果你去看这个专业前两年的录取分数,它都是一个中等甚至是中等偏下的一个录取分数。这个时候你要是仔细的去读这个专业几年的培养,包括课程。你会发现比较财政学、比较税收、比较信用管理、比较保险,这个专业的设置其实是最靠近金融学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能够直接去学金融,你成绩可能让你达到能够选择信用管理,这样你可以比较接近的去学金融学。
  那么假如你定好了考研的时候,继续报考人大的金融学的研究生,你可能所需要的补的课程,可能是相对其他的,比如说财政学、税收来说,它是补的最少的。这样就是你让考生的专业,离他最理想的专业靠的更近。所以在这个报考完了以后,要去这个学校的网站去看一看,跟你想报考的同一个专业的学院中,都有哪些专业,因为一方面是我刚才讲的,他可能会帮助你从一个比较低的分数,进入到你所想学的这个专业的学院,今后呢,你可能可以通过转专业,因为在大学里面,现在很多大学里面都允许转专业,但是转专业会有些限制,什么限制呢,比如说他要求你原来学的专业,要能够达到比如说整个年级的前15%,然后你还要去你要转的专业,进行一个考试。对一个学生来说,学到前15%已经不是很容易了,再有时间去学你想去学的专业的东西,就变得更难了。也就是说这个其实对人的要求,是蛮高的。既然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够转专业成功的比例就会相对比较小了。但是如果在同一个学院中,很多系的专业在头一年甚至头两年的情况,都会比较相似,这样你转起来就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所以一方面你可以说我成绩不够,我最想去的专业,我来考察这个系的专业设置。另外一方面,你也可以考虑,假如说你想学的专业,比如说这个专业过两年你可能不是特别感兴趣了,那么有哪些专业你有可能去转入,然后继续你的学业。这样就能够帮助你为以后做好一个比较好的准备吧;所以这个当你一个方案做好以后,你要去看一下,同一个学院其他专业的设置。
  那么再提一个呢,就是不同的校区,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扩展,老校区已经不够使了,所以学校呢,有的学校是把整体的学校搬到新的校址,然后把老校区腾出来,去做研究生院或者是部分专业的教学。有的是把新的学生搬到郊区去上课,保留老学校。然后学生上一年以后,再回来,或者上两年以后再回来。为什么提这个?因为在不同的校区,特别是有的学校是通过多个学校合并成的,那么每个校区的教学的气氛,周围的环境等等,都影响了这个学校的不同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当这个学校校区比较多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校区都有授课。这两个同一个专业,都是比如说都是金融,在不同的校区它可能授课的质量和情况都会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因此我们要去关注不同的校区。甚至有些学校,不同的校区是单独招生的。这个我们都要去观察,否则的话你可能用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进入的一个相对录取分数比较低的一个校区。你可能会录取以后会有点遗憾。所以这个是请家长关注一下校区。
  最后一个,是这两年发生比较多的,就是我们现在对于出国或者深造这件事情,越来越关注了,对于高中生来说,出国深造一般来说,有的部分是高中就走了,很多家长这个时候不选择让学生走有多种原因,有的是觉得考生不够成熟,有的是考虑到这个学生这么早出国,那今后他如果回国发展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些限制了。因为18岁、19岁、20岁正好是一个学生他的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候,那么在国外待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对中国的一些观念慢慢的会不适应,因此我们就没有选择让他在高中直接出国,而是选择让他直接在国内上大学。但是我们还都想着,给这个学生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让他出去学习,因为如果是四年以后再出国,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个学生22岁去学习语言的能力,相对就变得比较弱了。像我们早期出国的,都是岁数比较大的,25、28的等等都有,你会发现,早期像我们出国的,英语特别好的人相对比较少一些。而在比较早出国的大学出国的,他们的英语就会更加流利一些。
  现在非常多的高校都是增加了国际交流的机会,国际交流机会通常会采用,比如说三个月,就是暑假的时候去国外三个月去学习,然后有短期的交流,比如说本年、一个学期,你去国外的某个学校某个学校去上学,也有1年,那么比较多的是两年,两年的设置会通常比较好,就是你可以拿到国外的那个学校的学位,也就是说你在四年学习的时候,不但拿到了你报考中国大学的学位,也拿到了你去做交流的国外大学的学校的学位。很多家长非常认真的去考察这些项目,因为我们担心他去国外的学校,没有那么好,我们在国外浪费了时间。他们就会去查,这个项目是否被教育部批准,你会发现大部分的项目,其实教育部都没有批准。因为这些项目,很多都是你所报考的这个大学,跟国外的大学的一种合作的关系。如果你去考察这样的项目,通过教育部说是否被批准了,你就会发现,这个项目没被批准。包括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大学的项目,你会教育部的网站上,也查不到教育部批准的信息。或者你会发现,教育部当时的确批准了,但是这个证书已经是一年以前,就会已经是过期了。而且教育部是要求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合作的项目,学生一定要在上大学的时候,都进行注册,所以要求就蛮高的。你这样的机会就会变得很小。
  从培养我们的学生来说,我们其实更应该关注的,不是说他拿到哪些证书,应该是更关注对于我们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看了很多学校的交流,我现在关注的比较多的几个点,是第一,是你去的海外这个学校,是不是一所教育部承认的学校,这个点跟刚才我说的有点区别,因为刚才我说的呢,是这种合作办学的项目,教育部是否已经批准了,而这个学校是否被教育部所认可,也就是说你拿到一个国外的一个大学的文凭,教育部是否给你认证,这个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为认证有说明,你至少拿到的这个学历,教育部至少是承认的,就是你拿到这个学历今后对你来说还会有用处。退一步来说,你到了国外待了两年,没有拿到国外的文凭,或者你拿到文凭了,国外不认可。但是在这两年之间,第一你有了机会,让这个学生把外语学好,第二,你有机会去见识一下国外的教学是怎么运行的。同时没有耽误你拿到国外的文凭,你最终还是拿到了你所报考的大学的文凭。这点来说,你的损失是不大,因为你虽然没有拿到国外的文凭,但是你至少拿到了你原来计划拿到的国内的文凭。那么对于你今后的升学、出国你是没有太多的影响的。只是说你比如找工作的时候,你以前可能拿两个文凭,现在你只能拿一个文凭。但是对学生的培养来说,他们是丝毫没有减弱的。所以我建议你,如果是考察这种项目,尽量考察这个学校是否被教育部所认可,如果教育部认可的学校名单中有这个学校,那么就不可能去这个学校去上学,因为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外语是否能够通过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和比较好的学生,在语言上相对比较弱,然后本人来说就属于这样的一个学生,语言上就会比较差一些。因此在国内学习,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可能也不能够把英语给学好,而去国外只要待上半年一年,基本上他的听说和读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就能够使得他完成了英语的学习。那么剩下的时间,可以帮助他做很多别的事情。所以这个也是解决一个考生能不能通过国际交流的这种机会,解决他外语。
  如果是在大学期间,把英语练的比较好,今后假如说你想考研,你想出国去学习,就都会是很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国际交流的更多,随着互联网的增加,我觉得今后国际交流机会会越来越多,一个学生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他们等他们过了六七年,进入到工作岗位,再过四五年,逐渐进入了一些公司、机构,他们的中层,这个时候如果自身能够跟外国人或者是友人,就项目直接进行交流,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很可能成为必不可少的这样的一个条件。所以能够在大学里面通过有这种机会,能够帮助他解决,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那么怎么去找这些项目呢?现在各个学校的网站里面,都有一个国际合作的这么一个栏目。去点一下那个栏目,去看一下这个学校都有那些。有的学校做的比较好,他会把这个学校所有出国的项目给弄成一个Word稳当,你下载下来,会看到哪些专业和国外有合作项目,因为有些项目是对专业的。也就是说比如工商管理,你可以去这两个国家,电子信息可以考虑去另外几个国家。所以这个你可以下载下来,去看一下你所报的专业是否有。如果你今后计划让学生出国学习,或者是考研,就不妨把这个东西下载下来,看一看你所选择的专业,是否有这个及所以这个是看国际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路上,更的更顺利一些。
  这个是我刚才讲,假如我们不考虑一个专业所包含了什么东西,我们只考虑我们选择好以后,应该去做哪些,这个是我希望能够花一点时间去研究,帮助考生有一个比较好的一张图。
  我们返回来,现在我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确定我们报考哪些专业,我们所面临的是什么?我们面临一个学校里面的很多的不同的专业,这些专业可能都让我们感兴趣,然后学生或者是哪个专业都不是特别了解,刚才我提到了,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去认真阅读每个专业的内涵,这样你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今年我看到很多的学生的网站,都有了新的更新,就是相对去年来说,更新的结果是什么?第一,他把专业的具体的教学的安排,目标、课程设置和哪些机构,和海外有了联合办学,或者是共同培养的这种项目,都给写出来。这样就的确有帮助于我们去选择。
  我要说的是,在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这个专业,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比如说有些专业,我们拿一个例子,比如拿北航或者是拿哈尔滨工业大学来举例,这两个 学校都是我们国家航天、航空事业的比较重要的两所学校。他们相应的都开办了有这个航天相关的专业,比如说有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有飞行器的动力的研发,有新能源的研发等等,这些专业我们看起来说,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是干吗的,我们并不太知道,有的学生说我比较喜欢设计,那么我去学飞行器设计这个专业。但是你如果仔细读这个专业的培养的目标你就会发现它似乎和设计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所开设的专业里面,没有一个是讲设计的,跟设计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设计一个飞行器的时候,很可能更关注的是飞行器的性能,而不是说它的外表。它的外表比如翅膀的长短、宽度、高度和形状,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让这个飞行器飞的更快或者是飞的更快,地面的长度更小,然后在遇见大风或者大雨的时候,它依然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升力等等这些方面。那么所学的专业,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各种设计的专业,而是说学习的是比如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等这方面的专业。
  那么我们了解完这个专业以后,我们选择这个专业,可能会出于几个目的,一个我们希望今后考生能够通过进入这个专业,最终进入到我们的中国航天部,或者航天部相关的企业,能为我们国家的航天航空事业做一些发展。也许我们能希望进入比如说,中国也开始研发大型的商业的飞机,一个商业飞机研发,不会说是一年两年,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真正能造商用的飞机,其实主要也就是美国的波音飞机和欧洲的空中客车。我们中国很有可能下一个能够制造大型的客车的飞机,但它绝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就能够研究出来的,这个因为是飞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它要非常安全,性能要非常好。即使你做出来的飞机能够起飞了,可能也要花几年时间,保证它的性能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可能选择这样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今后更可能的能够进入我们国内的单位去学习。
  同样北航也有很多其他的专业,这些专业有可能今后都会进入这个航天部,因为飞机或者宇航这方面,并不是只是把这个飞行器给设计出来,他相应的关于动力燃料,关于通信,关于控制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两个学校里面,你也会发现它有类似于这种通信工程,类似于计算机与科学,各种软件工程,这种网络工程等等,相应的专业,那么这些专业也是能够,有可能进入这种相应的机构去帮助制造这个飞机,制造这个飞行器。但是这些专业相比飞行器的设计来说,它更广泛,也就是说假如你不能够进入航天部相关的单位,你也很有可能在别的机构找到工作。甚至你可以更容易去到国外学习,因为你的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对口。
  我们假如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更希望在国内进行继续的深造,那么他可能优选的专业是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那么另外一个学生,他可能没有太确定,但是呢,他想去出国,他不妨去选择更广泛的一些,比如说北航的材料,虽然这个材料对于飞行器来说也很重要,但是这个专业可能去国外深造呢,对口专业会比较多一些。因为你要选择了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或者飞行器的动力,你会发现这个专业来说,比较窄,那么你申请国外的专业来说也比较少。你能制定的学校也相对比较少一些。
  所以如果有出国打算或者是不太定了,我们一方面想进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就可以选择这方面的专业。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学生,他对未来的一个设计,所以这个是我们在考虑一个方案的时候,我们在想哪些东西,因为我们这样是能够帮助好学生,说他是要通过在国内上学,通过在国内考研或者是在国内上学,然后去国外留学这种方式,达到他的整体的一个设计,所以这是我们选择部分专业时候的一些目标。这个是我们考虑到学生的成绩的分数和他的排名,能够让他比较自如的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一个整体方案的时候,除了最主要的这一个学校,为什么我说最主要一个学校呢?因为平行志愿,虽然你可以报考三个、四个甚至到六个学校,但是你会发现,其实只有一所学校是你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而这所学校其实就是你最重要进入的,因为你要是在报学校的时候,进到一些我们经常会讲一些,专家会讲第一个学校要冲击一般冲然后要稳一稳,然后保一保,你会发现,可能你最终能够进入的学校,就是你那个稳一稳的学校,而不是冲击一般冲也不是保一保的学校。
  冲一冲有一定的风险,就是当你冲不好的时候,你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学校,但是却失去了你的理想的专业,这个时候你的选择就变成了,可能不是你最想要的,比如说一个学生,他的成绩可以达到比较稳稳妥的进人大,他这时候可能就要冲击北大和清华,而他冲击成功了,很可能去了这两个学校,不是特别理想的专业,特别是我们如果一些学生有加分,他通过加分来冲击一个学校的时候,这种风险就会变得比较大了。所以我们就会面临着,假如我们去冲击一个学校,或者我们在这个学校里面,除了最想报考的学校那个专业,我们还要挑选其他专业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打破,当我们得分数比较低恩也能进入这个专业,或者进入这个专业以后,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没有后悔,这个时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一个是刚才我说的,同一个学院你可能能够转专业,还有有的时候,我们的确进了这个学校能选的专业,可能真的就变得两三个专业,包括我们有时候选择,比如说去香港,去澳门地区上学,包括有可能去台湾地区上学,都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说我们能去哪个学校,但是能够考虑的专业,真的就剩那么两三个,而且这两个里面,可能都是我们不太想接受的专业,当然一种选择是放弃这个学校,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确就想进入这个学校,因为这个学校正好是一个比较好的地区,或者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方面,让你特别想去。这个时候我们会怎么办?在我给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时候就是分数不够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说这个专业对他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去了一个学校,这个学校我们进了这个专业是我们并不想去的,可能是一个语言方面的专业,但语言方面的专业,对别人来说挺适合的,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最不想去的。这个语言专业跟我原来预期的专业可能会差的比较远,这个可能会是什么?会是我到这个学校,我在这里面学习语言,让我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时候,转到出国留学,去转早别的学校上学的时候更容易,这样你第一年大时候,可以边学习英语边准备你的托福SAT。也可能像上海地区,有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就是上海的八所学校,他们有一个相互的考试,当你进了上海的学校,比如你进了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在全国是比较有名的学校,但这个学校本身来说不是211的一所大学,所以相对来说分数会比较低一些,那么你进了这个学校,第一年结束的时候,你可以申请说去参加复旦大学或者是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考试,假如你考试通过了,你就可以转入复旦大学或同济大学去学习,这样可以帮助一个考生,如果高考发挥的不是特别好,那么你填报志愿的时候,分数不是特别高的时候,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实现你的目的。这个时候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可能不能选择你喜欢的专业,而会变成对于你考学,就是说考其他的学校,或者甚至是考研最有利的。
  怎么说呢?就是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如果考验,通常来说考的专业,考试四门,一门英语,一门政治,然后数学和专业课,假如你想学的专业是通讯工程,但是你没有机会进入通讯工程,甚至没有机会进入跟通讯工程是同一个学院的这种专业,那么怎么办呢?你可能选择了应用数学,可能应用数学的分数比较低。至少在这几年的学习中,使得你在考研的时候,你的数学得分数会占的比较高,你不用太复习数学,就可以恩在考研中取得比较高的分数。你的时间用来学习通信原理,然后来解决你考通讯工程这个专业的问题,再加之,如果你的英语又比较好,就花点时间学政治,这样你就非常有可能,在考研的时候,进入你最想去的这个学校和这个最想去的专业。
  这样就是在你选择一个冲击的学校,特别有加分冲击的学校,当你的分数不太够的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这样选择专业的方法,能够通过两级来实现你最想学的专业,和进入你最想学的学校的方法。所以这是当分数不太够的时候,你会怎么来做。因为当我们分数比较好的时候,比如我们说在平行志愿中,一个学校要冲一冲,第二个学校要稳一稳,最后一个学校要保一保。对于保一保的专业,应该说你得分数会比较高,进入这个学校以后,你会有比较好的条件去选择你想要学的专业,你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冲一冲的过程中,因为你会发现你要丧失这个专业,如果不冲一冲,心里面感觉到有点委屈。冲一冲就会把专业给放弃,这个时候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可能是为了让你在考研中,能够获胜,考验中能够让你进入最理想的专业。通过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冲一下,然后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四年以后去考研,这样你就实现了你人生的一个目标。
  所以一套方案中,我认为我们是花了很多心思,帮助这个考生做好这套整体方案,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学校我们去学习的目的,如果把每个学校选择的目标,选择的原因都跟考生讲清楚了,我想他进入学校之前,对这个学校就也会比较了解了。
  在我们填报志愿的时候,通常来说要填很多个不同的批次,比如说比较常见的有提前批、一本、二本,然后在一本中有的地方会有设立的1A和1B,然后再有2A和2B。我想说的是由于录取的方式是不同的批次先录取。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最喜欢的学校排在前面,所以在一套方案的时候,学校的顺序肯是我们最喜欢的顺序。同样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按照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不喜欢的专业恩排在靠后。这个是我们方案的另外一个地方。如果我们把握好进不同学校的风险,把握好所有的学校的前后的顺序,然后把每个专业的选择的理由,给我们考生讲清楚,或者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这个方案很可能就是一套比较完美的方案,考生无论是最后被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录取,他都会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理由。有的家长在为学生选择的时候,会想的比较多,比如说很多家长希望通过联合办学的专业,让学生改学外语。我是说如果你选择了这样的专业,应该努力的先把外语提高上来,这样进了合作办学,特别是全英文教学的地方,你很快能够听懂英文的教学,能够直接用英文跟老师交谈,这样你的英文提高的速度将会很快的。而如果你不能达到这一点,当你看到英文的课本你就会感觉到有些害怕,你就会主动去找中文的课本去读,这样你的负担会越来越重。所以这是整体的做一套方案,我们需要考虑哪些东西。
今天讲的第二个题目呢,是说如何实现三个一,一本、一志愿一专业,这个题目应该说带有考前报考的非平行志愿的色彩,因为在平行志愿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多个学校,虽然它里面有第一个学校、第二个学校、第三个学校、第四个学校,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区别,我们更多的是要实现我们所报考的第一个专业这个目标。是否是第一个学校呢,其实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那么这里面应该说靠现在各个省不同的报考方式,因为除了平行志愿,还有部分的地区是保留了一个一志愿、若干个二志愿。那么对于这些地区,一志愿还有如何实现三个一的问题,但是对于大部分的问题,我们实行的是平行志愿,所以要保留做好这个,我们其实是牵扯到平行志愿的几个学校是怎么选择的。大部分家长第一次听说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平行志愿,原因在哪?就是如果上一个学校没录取我们,下面接着一个学校,对于我们来说,它的层次也比较接近。
  比如说,一个人他第一志愿报了北大,第二个志愿报了北航,假如他的北大没有录取他,北航也会录取,这样他所受的损失相对比较少。这种报考方式,对于中国很多省市,特别是考生人数好几十万的,20万、30万以上的地区,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因为它确保了高分学生能够录到比较好的学校。但是同时带来的一个困难,就是说把握自己的专业会非常的难,特别我们在宣传的时候说,第一个专业要冲一冲,然后要稳一稳,要保一保,这个时候专业会变得比较难。所以在平行志愿填报的时候,这个技巧会变得非常的重要。那么我给家长的建议是什么,就是虽然说我们可以选择六个学校,或者是四个学校,但是我建议,你就把这几个学校看作一个,因为如果你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认真把你想去的学校,和你最可能的学校研究清楚了,那么你就能够实现你最好的组合,也就是说学校和方案的组合,这个是我建议你的,也是在做平行志愿的时候,不要去考虑有那么多学校,你就考虑一个学校,这个是最好的一种形式,因为你把这一个学校给搞清楚以后,你的整体的方案,就已经出的差不多了,因为其他学校你知道,都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你更多的是应该把这个学校给考虑好。
  所以如果保持一个心态,就是研究一所学校,这个学校是我最可能进入的,那么你会把这个整体方案报的比较好。而如果不以这个心态来做方案,你最后的可能性会变成什么,就是学校上没有遗憾,但是专业上会有遗憾。所以建议你们呢,就是无论是平行志愿有几个学校,你都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学校,这样报考的时候,就会比较好。
  这个学校报考,其实对于是平行和非平行,你们的选择方式都是非常类似的,也就是说要根据这个学校往年的录取的排名来选择,这个我不需要讲太多,因为已经说过很多了,按照考生的排名,然后来把握这个学校,而且平行志愿中,学校的大小年的波动相对会比较小,所以把握起来会容易一些。但是专业上的把握是要稍微考虑一下了,是要更仔细的把握这个专业。特别是不同专业之间录取的规则你要去看,这样把第一所学校报好。这个学校报好以后出现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是愿意把这种自己最可能去的学校放在第二位或第三位,为什么?因为我们心里面存在一种侥幸,去一个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一个专业。但是我们也都是明白,在平行志愿中,如果你被上一所学校提档,这个学校如果没有录取你,你的档案就会直接到下一个批次,而不会说下一个学校会录取你。那么这个风险就是说,你像刚才说的,进了好的学校,但是失去了你整体的方案的意义,这个时候我们该不该冲?还是说把我们最想去的这个学校放在第一位,而失去了我们去好学校的机会。
  因为如果冲的学校,提了档案,然后我们如果是填不服从,我们就被学校退档了,我们面临着整个批次没有学校可选。如果我们填写了服从,我们就去了不好的专业,那么这个选择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挺痛苦的选择。在做平行志愿的时候,因为很多的时候,很多理论都是从过去非平行志愿中过来的,那我们在谈一个学生整体的方案,一个学校要冲一冲,然后第二个学校要稳一稳,最后一个保一保,这个时候我们来想,一个学生高考以后,他已经拿到自己的分数了,已经知道自己的排名了,这点来说,他自己的位置是永远都不会的,他不像是考前这种学校,比如说考前我的平时考一个500分,我想冲击一个录取分数线是550分的学校,这个是一个典型的冲的过程。但是对于平行志愿,你已经拿到分数,已经知道自己的排名,第一个学校,你冲的时候怎么冲,因为你不能提高自己的名次。所以因此正确的思维,是寻找录取分数比自己排名高,但是今年有可能分数降下来的学校,因此我其实不太认为,这个是一种冲的过程,而是在寻找自己机会的过程。就是说你通过观察一些学校他的录取的情况,比如说这个学校他分数这两年长的比较多,报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家长和考生就会放弃这个学校,虽然在平行志愿中,这种机会见得会比较小,但是偶尔会出现。所以你在寻找往年分数高,但是今年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分数有可能会降到你这个排名的这样的学校,所以是一个检漏的过程。
  所以第一个学校,应该说是一个检漏的过程,而不是你所冲击的过程。在检漏过程中,就要考虑到,你自身的形成,比如说这个考生有5分加分或者10分加分,那么这个加分会帮助你冲击到或者捡到一个相对比好的一个学校,但他风险是一旦这个学校提了你的档案,在录取专业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加分了。所以这个是你在简陋的过程中,你要去考虑。那么捡哪些漏呢?有些学校的加分,是既考虑学校用,既考虑专业也用。所以你尽量在这种学校里面,去检漏。
  另外一个就是要利用报考的规则,我们知道每个学校在给学生选择的时候,通常采用两种或者两种并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作为按照分数来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是按照学生所报考的志愿来选择,也就是我们称为一个是志愿优先,一个是分数优先的两种选择方法。分数优先很明显,谁的分高谁先选,这一点你可以想到,如果我们去检漏,捡一个这个学校往年分数比较高,今年分数比较低,我们即使进去了,也多半也是一个分数比较低的学生,那么在分数优先这样的学校中,你肯定是得不到太多的便宜。因此,在检漏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要避免分数优先这样的学校。而选择什么?选择一个是志愿优先,和这两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报考方式,哪种方式?就是很多学校采用了一种叫做最大化满足考生专业要求这么一种方式,那么这种方式为什么这两年实现?因为当一个学校录取了几十名学生或上百名学生的时候,他要把这些学校各个不同的专业调剂好,他是有一定困难的,靠人工有的时候是很难办的。这种方式会让一部分的学生失去了他可能更想去的专业。怎么讲呢?比如说你的第五个专业可能报的是数学,我报的第四个专业是化学,第五个专业是物理。你的分数比我高,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你应该优于我先选专业。这个时候物理系还有一个名额,数学系也还有一个名额,按照这个规则,你第四志愿报的是物理,所以你应该优先进物理。但是你如果进了物理系会发现,我的六个专业或者三个专业,都已经占满了,就是我就不太可能能进入我所填报的任何一个专业,那么学校会让你进入你的第五个专业,也就是数学专业,而我进入我的第五个专业物理专业。这样你的专业也得到了满足,我的专业也得到了满足。
  提这件事的原因,就是说当你在检漏的过程中,你的分数是不占优势,那么如果这个能够最大程度化满足你的专业,你就可以通过不同专业的组合,给学校留出余地。比如说你选择分数往年相对录取比较低的专业,额给学校留出余地,告诉你大概想去哪些专业,这样你就能够让这个学校通过这个规则,让你进入你自己比较想去的这种专业。从而在你检漏的过程中,也能够进入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这么一个专业。来自:新浪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