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2010年代以后,我们的学生到哪里去?
2014.01.20 11:39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看到一个网络热传的段子,说的是每个年代的年轻人的去向:“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70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些的地方去;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可以拿到文凭的地方去;90年代,到美国去,到法加去,到一切不说中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代,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代,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于是乎,今年的公务员考试,笔试资格审核考生人数连续第3年突破百万人,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8.7万,7年时间,“国考”考生人数攀升了16倍。
有人说,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不容易”;也有人说,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困惑和迷茫;还有人说,每个时代的年轻人生活都有鲜明时代烙印。然而可以肯定的是,80年代以前的年轻人大都是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之下而决定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去向的;而90年代以后,年轻人就开始变得很有个人主见并且很有理智很实惠起来了,大凡是能够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地方,几乎都是年轻人的理想选择与去处。于是,“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也就成为了当今时代年轻人共同不渝的理想和追求。
任何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都是和国家的政策风向紧密关联的,2010年代之所以会成为公务员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国家政策所导致的结果。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工作开始,有三项改革创新举措:一是面向基层力度不减,比例将继续提高。二是拿出计划定向考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三是积极探索从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农民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选择一些中央直属部门的基层单位进行试点。——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公务员的待遇越来越好了,公务员考试也越来越开放了。
与其说当今是一个“国考”胜于高考年代,倒不如说是一个全民跻身公考的年代。然而面对今天这种“公考”屡屡扩招、数千人争考一个职位的“壮观”景象。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大家为何对公务员如此钟情?公务员如何即“白领”和“金领”后成为香饽饽?近5000人抢一饭碗究竟为哪般?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首当其冲的是就业压力。2010年中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达到660万,如何消化这一庞大的就业群体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而自公务员选拔向社会公开考试以来,过去遥不可及的国家政权管理开始向普通公众敞开大门。而一毕业就想稳定成为很多大学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次是公务员有着不错的福利待遇。当金融危机摧垮了无数民营私企的时候,国企和事业单位依旧收入较稳定、福利有保障、工作够体面,这些都是吸引国民报考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因素。第三,对“权力”光环的向往。公务员总是和权力机关联系在一起,百姓总是以为他们有着各种特权。自然,有许多人有着想加入“红领”群体的冲动。
诚然,让社会上诸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都去报考公务员,是可以有效推进公务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的,而且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执法水平、加强公务员的整体队伍建设确实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设若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太过于强大时,又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就创造不出丰富的物质生活,先进的生产力就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就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难道国家政策不应该鼓励年轻人到更好的岗位上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吗?
事实上,很多人看重公务员就是因为工资高、福利好而且稳定。但这种观念的背后会不会导致“惰性”升级,不思进取,工作上难有创新等等的危机和隐患存在呢?著名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当有些人只把精力放在企图从社会已有的生产成果中分得更多的份额、进行分配性努力却能够得逞时,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不愿再将自己的努力放在生产上,转而放在分配上,经济增长就将陷入停滞。——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几乎所有才智之士都去玩政治,谁还屑于低三下四地去从事百工“贱业”呢?社会的各个行业还能得到发展吗?
对普通人来说,公务员是值得追求的职业,但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金领”人才而言,财经领域才是他们驰骋的“草原”,也只有这里才能提供丰厚的薪水。但从六岁顽童立志要做贪官到千军万马争逐公务员的队伍,未来公务员这个职业带来的无可限量的“钱途”。当这种职业近乎疯狂的受到追捧的时候,我们需要觉醒这个“职业病”带来的危害。
而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来说,我们该给学生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学生该带着怎样的信仰学习?串串问题,刺得心疼…….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