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12岁少年当代课老师引发的思考
2014.01.17 10:1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在中国,“代课老师”这个称谓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伴随着中国教育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为中国的教育书写了及其辉煌的一页。尽管这个称谓将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悬殊,经济的落后与贫困,在一些边远贫穷山区,“代课老师”这个“角色”仍然无法让人替代,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一个画面:在秦岭深处,一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土木结构的教室里,四年级的7个学生正围坐在一个用旧脸盆做成的小火盆跟前,听“小老师”王明成读课文;一年级的4个小学生则在计算王明成之前布置的数学题,而王明成也不过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年仅12岁。
这不是电影镜头,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李章娃是陕西省商洛商州区尧坡小学唯一的一位代课老师,他已经在这山沟沟里教书育人四十年。新年伊始,李老师突发心脏病,这所山村小学就失去了顶梁柱,无奈就只能让班长王明成来当代课小老师了。
自己还是一个小六学生,却要代替老师肩负起“小老师”的重任,辅导学生读书学习,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恐怕还没有先例。可见,在陕西秦岭一带以至整个大西北,像尧坡小学这种现象还不在少数。
中国的问题也许限于国情所致,因为中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但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这个问题上,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要缩小这个差距,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农村教育本身就是个薄弱环节,外面的老师不愿进来,当地的老师又想跳出去,究其原因,就是农村教学条件差,老师待遇低,有些地方环境还比较恶劣。尽管如此,当地政府为什么就不能加大投入,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以吸引更多的教师进入农村?为什么总是喜欢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尽管进城的农民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占去了不少,但农村的教育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一是环境较差,二是资金短缺,三是缺少师资力量。最令人头痛的是,现在一些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去农村,稍有关系的都留在了城里,使得农村的师资力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严重现象。更为可怕的是,如今有些当官的子女不是师范毕业,却占用教师指标,使得多年从教的农村“代课老师”无法转正。种种现象表明,要改变农村教育现状,首先得从改变地方政府观念着手,开创农村教育的新局面。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资源大国,要想向人口资源强国转变,必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做到实现教育公平,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难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不知喊了多少年。作为地方一级政府,如果只是把教育挂在嘴上而缺少实际行动,即使地方经济上去了,教育也依然会遭受重创。就以商州区尧坡小学这件事来说,学校仅一位代课老师,那么就应该想到,老师一旦生病不能执教怎么办?让一个还是学生的12岁孩子来继续充当老师?难道我们的农村教育就是这样为社会培养人才?说句不中听的话,像尧坡小学这种现象,我们的地方政府和当地教育部门,平时是否关心过这所学校。
据西安晚报1月4日报道,本报以《12岁男孩替师“执教”》为题报道后,商州区委、区政府领导极为重视,为能让山上的孩子接受与川道地区孩子同等的教育,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当即决定将尧坡岭学校11名学生接收到具有留宿条件的麻街镇五星小学。也就是说,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前对尧坡小学存在的问题根本就不甚了解,是媒体曝光之后才引起高度重视的。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颇令人质疑,也不知我们的教育部门平时都在干些什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只是官员们大会小会上的一句空喊口号,必须尽快落实到行动中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变农村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师条件,合理配备农村师资力量,这才是当务之急。否则,要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仍然会是一句空话。(东方木)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