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教育为中心
2014.01.15 13:06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文/周新桥“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这一说法似乎已成为学校办学或管理的常识,以致很少有人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也似乎理所当然或天经地义,因为学生以学为业,教师以教为职,没有学、没有教,何来学生和教师,办学校又干啥? 学校既以教学为中心,看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当然就要看教学质量。怎么看教学质量呢?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做法是看考试的质量。但一所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是不能算数的,这是中国的国情。看考试的质量还得看所谓统考的质量,在统考中又得按考试的权威或等级排个高下,对高中而言,自然是高考的成绩最权威最有说服力了,高考成绩就是教学成绩。时至今日,教育行政部门、专家、教师和家长、学生等依然认为“大学按高考分招生是最公平的”。对初中而言,自然是中考的成绩最有权威最有定论了,中考的成绩就是教学成绩。从这种逻辑出发,叩其两端,大多数人不难形成“高中以高考为中心”、“初中以中考为中心”的教育思维,而学校教育的现实又确实如此。 对“高中以高考为中心、初中以中考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思维,人们总会感觉其中有些别扭,但这种思维则是从“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演变或推理出来的,若“学校以教育为中心”的观念是正确的或是符合常识或合乎办学规律的,则“学校以考试为中心”就不仅是实然的而是应然的了。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吗?学校真的只能以教学为中心吗?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学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教育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继续解释“教育”的词义:“培养新生一代准备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对“培养”又是这样解释的:“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使成长”。从“学校”、“教育”和“培养”三个词的本义看,我们得不出“学校必须且只能以教学为中心”的结论。其实,如果人们真要从“学校”的本义出发,硬要为学校找个中心的话,那也只能是“以教育为中心”或“以培养人为中心”。 “教育”或“培养”是“教学”的上位概念,“教育”或“培养”涵盖了“教学”,但不等同于“教学”。 人们一般将学校教育内容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个大的方面,《现代汉语词典》将“教学”解释为“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显然,教学虽对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有所涉及或促进,但主要还是承载了智育的任务,因此,教学应该且只能是教育的一部分。现在看来,大多数人所持的“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是犯了以偏概全或只见树木未见森林的错误,这种错误导致人们对学校的任务作了“偷工减料”,学校的职能被窄化或缩小。 深思之,以“教学”代替“教育”的后果对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很严重的。 首先是对学生的影响。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学生充其量只能得到单一或片面的提高,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看看现在的中学生,常常是不会唱不会跳不会运动没业余爱好特长,就知道学校背离教育方针有多远,就知道学生离成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社会生活”的人有多远。 再看对学校的影响。“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将学校引导到狭窄的追求学科分数的道路上,学校的综合职能几近丧失,学校事实上成为解题训练班或应试培训班;学校的特色发展更受到制约。教师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对教师而言不需要综合素质有多高,只要你能将学生分数提高就是最能干的教师、最好的教师,在这里,“立分树人”完全代替了“立德树人”。 对社会也有很大影响。一批批以追求分数为主要价值取向且经分数筛选过的学生走向社会,不仅没有按预期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学科分数高不能代表文化素质高),也没有加速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在以教学——实质上是以分数为中心的学校模式下所“培养”的只能是片面发展(有许多连“片面发展”也称不上)的人,片面发展的人越多,社会就越难全面发展。 怎么样才能改变“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现状呢? 首先,必须摒弃“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学校以教育为中心”或“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观点。学校以教育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是回归学校或教育的本义。 其次,必须摒弃以分数代替多元学习目标的狭隘的“教学质量观”,建立促进学校全面发挥职能的办学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众所周知,评价是办学的指挥棒,如果外部评价锁定教学,锁定高考或中考分数,那么“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考试或分数为中心”就一定有很大的市场;而如果我们将评价转移到学校包括中、高考评价在内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上来,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全面地担当起教育或培养人的责任来。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