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简单问题
2014.01.14 16:42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从人生的目的探索来看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引子一:今年1月开始至5月末,深圳富士康连续发生12起跳楼自杀事件和一起割腕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于是各方群起,焦点直指富士康企业,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等方面查找原因。那么,如此严重事件的发生只追究企业单方面的责任是否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引子二:近几年,由于学生们学习压力大而不断有不堪重负的学生自杀事件发生,近年来笔者所居的某地就发生了几起,这又是谁的责任?是家长教育不得法?还是学校施教不得当?如果深究,可能两者都不是真正的原凶,那么原凶又是谁呢?引子三:笔者曾在辽南的家乡和现在企业内做过一个调查,问每一个人同样的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95%的肯定答案是:“赚钱,赚更多的钱。”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真正目的吗?钱就是人的一生中所值得追求的唯一目标吗? 人性教育的失误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一个极大悲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启蒙读物,现在许多三岁的小童都会流畅地背诵,可又有谁来真正体会和实践它呢?请看一个发生在国外的小事,一个团体在做活动,告知在场的每一位带小孩的家长可以为自己的小孩领取一份礼物,每人仅可领一份。一位中国妈妈怀里抱着的宝宝手里却拿着两份礼物,身边的一位外国家长就觉得奇怪,于是便问这位中国妈妈,“你的小孩怎么会有两份礼物呢?”中国的这位妈妈很自然地说:“你不会排两次队吗?那不就领两份了吗。”没准此时这位中国妈妈心里还会暗暗嘲笑:“真是傻冒儿,这点事儿都想不明白。”而那位外国家长却为此事感到非常诧异,“人家规定的每人一份,你怎么能这么做呢。”这就是差别,在一种公德教育上,中国的家长成了输家。家长是孩子第一位启蒙老师,她所给予孩子的这种启蒙教育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虽然这是个例,但请你考问一下自己,在类似这种情况下、这类事件中自己会不会也有这位中国妈妈的想法和做法呢?笔者在日本考查时曾经留意日本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他们从婴儿时就开始从各方面不停地反复刺激让其终身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使其长大成人之后服从日本文化中的最繁琐的强制性作好准备。这也促使了其“自我克制、自我约束、以社会集团和谐为目的的反个性心理”的形成。日本的小学课程比我们简单,教学气氛也比我们宽松。学生上课时可以自由发言,随时可以出去喝水、上厕所。那么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他们学到的是纪律,与他人相处的规则。这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早上上学,父母不送。居住相邻的孩子排队到学校。队伍前面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他们担任“领导”,其他人都要听他的话,藉此培养孩子的集体精神。孩子们在学校平等相处,聪明、漂亮、强壮、富裕等等,都不能成为欺负别人的理由,否则老师会给予严格的处罚,比如罚站。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老师绝不势利眼。在日本,家长、学校、社会都很有意识的让孩子从小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孩子的一种全社会观念和全球观念。这样,公德意识从小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逐渐对社会所提供的一些便利感恩,长大也会感恩社会并且想回报社会。再看中国现在的教育情况,曾有一天,邻居告诉我,他们小孩的幼儿园也分等级班了,孩子没能进好的等级班,回来哭了一个晚上。我们想想看:如果从幼儿园开始的小孩子,就被迫感受“利益竞争和压力”,如何能够指望他长大后会选择俭朴,宁静,祥和的生活啊?再看我们的小学、中学,学校现在真正的教育目标其实是“考大学”、“找工作”、“赚大钱”,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价值强化,这些观念已成为孩子们理所当然的追求目标。其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等等一切都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不断被弱化并渐渐消失。在一次次的考试淘汰压力下,在严酷的升学竞争中长大的孩子,很难不会把“竞争”作为唯一的生存方式,很难不会把周围的一切人,都视为潜在的敌人,这不正是一些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原始温床吗?这样的环境下,输家当然是压抑的,希望找到下一个“报复”的机会。赢家也是恐慌的,怀揣一份不安定,随时担心自己掉下来。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群长大后组成的社会,如何才能够怀一份感恩?更不用说去回报社会了。再者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考名校、找好工作、赚大钱,长大以后他怎么能不贪婪?怎么能不自私?怎么能不见利忘义?这不正是国人重私德而不重公德的根源吗?在这种极端功利的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些就会产生心理不健全,常常是抱怨没有生在一个富豪家庭、抱怨社会各种不公平。这不正是遇事就容易走极端,就会出现自杀、跳楼等等事件的发生根源吗?在全球每年100万自杀身亡的人群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学术界曾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每年超过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率为23/10万人,属于高自杀率的国家。自杀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而自杀者和自杀未遂者及潜在自杀倾向者绝大多数都是心理有疾病,中国人心理有疾病的人不在少数。这与我们的教育不能说没关系啊! 人生目标的考问让我们真正认识幸福前面的引子三中提到,笔者曾在辽南的家乡和现在企业内做过一个调查,问每一个人同样的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得到的是95%的肯定答案:“赚钱,赚更多的钱。”这个结果正是前面阐述过的我国教育的失误带来的人们心理上的一个重大误区。钱是什么?当然,钱是生活中万万不可缺少的,但钱不是人生中唯一追求,它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把手段当成了人生的目的,社会就不会和谐。请看一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实例,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报道过一件事,说是南方某地一家已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屋要拆迁了,老屋面积很大,合计按照面积计算就能得到800多万元的拆迁费。目前住在老屋里的几户该房建造者的后裔们就开始盘算着怎么分这笔动迁款,可怎么分怎么讨论都没达成协议。没过多久,与这户人家所有有一点点血源关系的各支脉也听说了这一消息,于是就都跑回来了,包括某一代收养的一个女儿的后裔也来了,已居于国外的也跑回来了,最后近100来口人全来要求瓜分这笔飞来钱财。大战开始了,打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由法院来参与帮助分割这笔遗产。笔者一个同学,老父去世后留下不足两万元存款和半间住房,就这一点遗产让兄妹六人为之争得不可开交,最后也不得不对簿公堂,并且从此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这样为钱而使家庭、兄妹、朋友、同事之间反目并大打出手的事情在当下社会上实在是太多了,那么你还认为钱是自己人生的最终目的吗?笔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追求幸福和快乐,如果有能力的话,帮助他人追求幸福和快乐,如果有更大能力的话,为国家和社会多做些贡献。钱只是实现幸福和快乐的一种手段,不是人生目的。而我们很多人都是把手段当目的了,不是为目的而活着,这恰恰是我们产生心理疾病,甚至是社会一些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这里又有几个小故事,让我们从中看看金钱、幸福与快乐。某年,纽约闹流行性感冒,非常严重,医生和护士应接不暇。纽约市某俱乐部的若干会员决定助一臂之力。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富人,如果捐出一大笔钱来,实在是易如反掌。但是他们没有那样做,却穿上了白色制服,为医院拖地、替病人洗澡、侍候病人,安慰垂死的病人和家属。疲劳和传染的威胁都没有挫败他们的热心,他们才是真正的慷慨,因为他们不是出钱,而是献出了自己。一个朋友的生日,他夫人送他一株木兰作为生日礼物。那天他下班回家时,看到邻居的小孩在他家的前院挖坑,他觉得很奇怪,就问这孩子为什么在这里挖坑,那孩子回答说,“我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想送你一件礼物,可我没有钱。我知道您夫人给您买了一株木兰花,那我就送你这个坑吧,也好栽下那棵木兰。”朋友听了非常感动。一位企业家和朋友聊天说,“你想不想知道我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是什么?”朋友以为一定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事实却大出他所料,企业家仅仅拿出一张纸,上面写道:“儿子:我每天抽出一小时给你,星期天两小时,你高兴怎么用这时间爸爸就陪你怎么用。爸爸。”朋友惊诧并随即称赞,“这可是爸爸送给儿子的最好礼物了,每个爸爸都应该这样。”这些小故事里面没有金钱,但即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人生中不断地去寻找幸福快乐,同时也为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看着身边的人幸福快乐,自己也同时感觉到了幸福和快乐。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啰嗦,但啰嗦得很有道理,要是不信你可以试试。在感恩社会的情况下,还要去回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去享受幸福和体验快乐!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心态、都以这样的人生观去追求幸福、寻找快乐,还会有人遇到一点不顺利就跳楼吗? 改变教育方式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迫在眉睫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我们的高考制度导致了全中国人民在对孩子从出生开始的婴儿教育、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及成人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从恢复高考制度开始的三十多年以来,我们的高考制度逐年走向背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未来吗?尤其是现在的家庭结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宠爱把孩子培养得除了学习做作业以外什么都不知道,不会洗衣、不会做饭、不会与人相处、不知尊老抚幼,面对这样的一代代人我们能不为之担忧吗?何况这已不再是未来的事,而是我们现在就面临的紧迫问题了。7月30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向全社会公布,这份纲要的战略主题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给孩子们从小就灌输那种“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才能赚大钱”的教育方式吗?还是以升学率来考核老师和学校吗?那家长们怎么会不“择校”,幼儿园怎么能不分“等级班”。这份纲要非常好,对许多目前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做出了阐述,而且也很合民意。可现实呢,怎么改变?是否还是把我们的教育继续指向那座象牙塔?然而,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真正能适应社会吗?也不尽然,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有人教、有人带一段时间才能学会工作,日本培养出来的就是初高中学生到了岗位上直接就可以工作。为什么?我们培养的是只会追求考试分数的学生,人家培养的是实用形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教育侧重到实用上呢?再高等的学府培养出来的是一群只会考试的“文盲、法盲、实际能力盲”又有什么用呢?纲要对老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老师业务水平”。怎么来实现这一点呢?现在的学校把考核指标定在升学率上,老师只能去重点抓分数,搞得学生一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卷子,到初三和高三时,有的孩子学习到后半夜三、四点钟。还有的老师跟影视明星似的,到处“走穴”去补习班上课。更有甚者,老师在正式任教的学校课堂敷衍学生,却要求学生到他的补课班上听课,当然是为了多赚“外快”。这种老师何以为师,师德何在?如此为师,何以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确实是当前重中之重,但依然按照目前的高考体质、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中心、以升学率来考核,如何能“加强师德建设”,如何能禁止补习班,哪个家长敢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补课?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品位,提高人的修养,让人们能够快乐的生活,正确处理事情,做一个有质量的现代文明公民,其次才应该是丰富他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什么学历。由此设想,我们的教育该重新规划:首先从幼儿开始,教育孩子做一个“正常的人”,让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礼仪、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尊重父母和他人、学会遵守社会准则并树立公德意识,从小就开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一生下来好象别人都欠他似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目前,国际上好多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我们也不妨继承一下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国学精粹,以其作为送给孩子的启蒙教育,完成第一阶段的心理教育和行为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首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完备的行为能力,这将对他们来说可以是受用一生的早期教育。其次,在孩子具备了行为能力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思考。让孩子学习具有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无休止地接受那种填鸭式教育。开发和激发孩子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才能产生他的创造力。其三,学会与人相处,即人际交往能力。其四,真正学会和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也就是具有真正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学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也必须有人手把手地“传、帮、带”才能进入工作状态。教育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国策中的重大问题,我们的温总理也对此非常着急。我们看到新出台的教改方案中几乎面面具到,就看我们怎样去实践、用什么样措施来落实了。我们不想看到自己的民族在日益颓废,更不想看到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有着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我们希望早日看到我国教育的真正改变,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素质会一步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会日益增强。这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才会重回我们心中。我们相信到时候将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心理不健康的人生活于这个社会,将不会再有那么多自杀事件发生,再不会有那么多人想背离他的祖国而到其它国家谋一张“绿卡”。好在现在已有些为我们的教育体制而担忧并深入思考的有识之士已开始了他们新的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重树教育,我们希望能早日看到改革的成功。 (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李坤、宋晓霞)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