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校长和新教师的困惑
2014.01.13 13:2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2005年末,张瑞敏就曾在一次中国企业家的高峰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感觉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方法,今天看来,都必须抛弃了,要采取新的策略……企业如此,学校也不例外。
从2006年开始,学校连续三年每年新增“80后”青年教师40人左右,三年共进入青年教师118人。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07人,其中专职教师170人。专职教师中“80后”青年教师127人,占全体教师的75%。随着“80后”教师的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学校的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我遇到了和张瑞敏同样的困惑。如何根据“80后”教师的特征对学校的管理进行变革以适应“80后”教师成长的需要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近几年中我一直努力要求自己去主动了解“80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80后”成长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毕业后面临的问题许多是“50后”至“70后”人所没有遇见过的,而目前在学校各个岗位上的管理者基本上都上“70后”之前的人。毫无疑问,“80后”和之前的任何一代人或多或少是存在着代沟的。因代沟的存在而产生了许多问题,有的严重,有的轻微;有的有解,有的无解。说千道万,在思考过后,我认为我能做而且可以做好的,目前应该是沟通吧。我想通过沟通,减少彼此之间心中的块垒,消除你我心中的隔阂,扬弃相互交往中的偏见,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努力,对学校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革,是不是会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包袱,打理好工作时的心情,以一种和谐的心态去面对学生、面对同事、面对领导,从而更投入地工作呢?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谈论“80后”成长过程中的人文环境改变而带来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只想简单谈谈我和“80后”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有一流的教师,其中,新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良好的开端对于教师职业和学生教育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新教师在第一年所处的条件,将对他们形成并在整个职业生涯都保持怎样的效率、态度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第一年经历也常常决定他们会否继续保持对教育工作的激情。
然而,在社会的过程中,不少新教师从教第一年会感到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形成巨大反差,并有一定困惑。教师职业生涯初期明显的不适应感,已经逐渐成为新教师群体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一年的困难源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年龄群体,拥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对许多新教师而言,这一职业的转化还伴随着人生的转化:告别了学生角色—从师范生转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刚毕业的师范生,理论较为丰富但较缺乏实践经验,二者相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将在大学里所学的普通教学法应用于具体学样的具体需求,对你们是巨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新教师要面临的,还有陌生的学校环境。他们要进一个群体文化和人际关系业已形成的教职队伍,要面对学校的文化价值规范和历史传统。另外,管理者和家长往往对新教师专业表现有较高期盼。新教师加入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友谊关系和团体关系已经形成的团体。一般而言,你们经常得到最苛刻的安排和最难教的班级,获得最少的资源。你们对学校的文化标准和共同历史完全陌生。你们在大学学到的一般教学方法必须调整,以适应特定的学校需求。现时,管理层和家长也期望你们有如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般的专业。
生活方式和职业的变迁,再加上人际关系的改变,导致了新教师巨大的压力和孤独感,他们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角色产生了怀疑。在和新教师交流中,我能感觉到你们觉得你似乎就要被压跨,并且被隔绝。你们开始觉得你们不能胜任教师一职,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其他新教师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帮助和引导,一旦发现有什么方法对你们有用,你们就会紧紧抓住并一辈子信赖于它,于是职业技能很难得到进步。有研究表明,在经过最初几年的教学后,有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微乎其微;还有些新教师在一年后因灰心而弃教;更多的人是仍然在当教师,但对学校、对同事、对学生已经失去了热情,只是因为生活所迫而继续做教师,不得不承担辛苦的工作但又伴随着无休止的抱怨和牢骚。
作为学校这一共同体的成员,我对青年教师的精神与技术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是大家能否融入三中的关键人物。尽管有时我不这样认为,可这已经是事实。显然,我是希望所有的新教师都成功。在开学初我也曾雄心勃勃,给新教师安排了各类培训,并打算为大家提供随时的支持。遗憾的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这种好的意图就被其他更迫切的行政事务所遮蔽,有时甚至使对新教师的培训流于形式。新教师和他们的学生就成了这种非故意忽视的牺牲品。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了我最好的借口。果真如此,我有何理由要求你们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去北京的近两周的学习中,我考虑的最多的怎样更好地理解大家,如何更好地与大家沟通,如何为你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帮助。恰逢此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校长、新教育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北京广渠门中学的吴甡校长给了我很好的启示。我想,在继续坚持写听课笔记的基础上,今后,我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每周写一篇以我和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对话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随笔,二是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专门用于和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交流。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