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中国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
2014.01.13 13:2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近几十年,考试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甚至已经麻木。一位当老师的同学直言:中国没有学生只有考生。想想还真是如此,中国人从学前班始就开始了考试,升学考试不用说,即使到了工作岗位还要不断参加各种考试,考试如影随身相伴一生。   曾有人说,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考生,但很难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这话很值得深思。学生参加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必要方式和途径,然而如今考试却成了唯一的方式甚至替代了学习。如今是要考什么,会考什么指挥着学校和学生选择学什么。特别是文理分科之后学文科的不学理科知识,学理科的不要文科课程。为了准备高考,中国的学生需要准备将近一年的时间,反复练习老师奇思百出所准备的各类高考试题。越偏越怪越显示能力和水平,这在国外是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如今的学科,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对学生而言不再是好玩和新奇,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是沉重的枷锁,没完没了的作业负担压得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考生,也就难怪每年高考结束时,众多的考生要将课本当众抛弃以示解脱。这难道不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控诉和抗议吗?
  当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路只是放在培养一批具有高超解题技能和应付考试的学生,而不是放在培养各类社会所需人才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师级科学家时,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就只能表现在有一流的考试水平方面,而不是体现在拥有一流的人才方面。这也就是钱学森反问的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的症结所在。当下国家提出人才发展战略,如何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已经说了几十年,但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和思路下,学习就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把考试当作“敲门砖”,而不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中国只是培养“考生”而不是培养“学生”,人才战略就是空话。
  “我们曾经有‘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但是呢,今天的高考选拔功能异化颠覆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我们曾经有‘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但是以考为本的教育,使‘因材施教’演变成‘因考施教’的以末为本的施教。”
  近日,在旅美教育家黄全愈的教育全集出版发布会上,黄全愈与众多教育专家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黄全愈以《素质教育在美国》为中国公众所熟知。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北大附中原校长赵钰琳认为这一纲要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教育质量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视。但是“非常不协调的是,中国的两个著名学府,北大和清华,为争夺高考状元打起了口水战。”赵钰琳说。为了增加状元人数,他们除了统计那些“裸分状元”外,还有“加分状元”、“民族状元”、“自主招生状元”、“保送生编外状元”等。
  赵钰琳认为虽然现在有了校长推荐制、自主招生等措施,但是不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评判教学质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正是不科学的评价标准制约了目前我国一流人才的培养。
  美国也有状元。黄全愈介绍,美国每年有不少优秀的学生能在SAT考试中获得满分,这些满分者就相当于美国的“高考状元”,但是“哈佛大学曾经把365个状元中的165个拒之门外”。其实道理很简单:单元的结合是1+1<2,多元的结合则是1+1>2。
  世界一流大学追求的境界就是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使得学生在课外学到许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他们随时随地都能遇到可以取长补短的人,遇到可以撞击思想火花的对手。“中国的高考只认分不认人,即便录取的全是状元,由这些特色单一、特点相似的同质学生组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康的,甚至形成的是1+1<2的环境。”黄全愈说。
  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对待状元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了中美两国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在黄全愈看来:“中国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
  赵钰琳介绍,当年北大附中有个实验班,教育部对其采取特殊政策:这个班的学生不参加高考,但是最终都能上北大清华。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也相对特殊:让他们用两年学完高中的课程,减少做题的时间,注重素质的培养。
  对这些学生用高考试题进行测试,成绩能达到上北大清华的标准。这些孩子进北大清华后,大多数学生成为骨干。与高分考入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思想活跃,创造性强。
  这个实验由于种种因素没能坚持下来。赵钰琳说,实验结果至少证明,如果能卸下学生们身上沉重的应试压力,学生们能更加轻松的发展。
  “北大与清华继续争夺高考状元,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愈发应试化,中国一代代人的创新思维就在以考为本的基础教育中逐渐退化。”黄全愈说,“什么时候北大不再与清华争夺高考状元,应试教育就不攻自破,素质教育才能曙光初现。”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