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中国的教育复兴,就是素质教育
2014.01.11 13:5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我反对“注、疏、解”的研究方式。但被迈阿密大学任命为孔子学院的院长,在揭碑仪式上,需要讲几句话,我就讲了《论语》开篇的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学习和温习,不是愉快的事吗?朋友远道而来,不是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就是君子吗?” 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大哲学家的最重要的著作的头三句话,竟是如此的平淡无奇、浅显简单? “学习是愉快的”;“朋友来访令人高兴”;“要宽容他人”。一句句分开来看,还真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童叟无欺。但若将这三句话联系起来细品,则别有洞天,就变成了回味无穷的浓茶醇酒: 一、如果这三句平淡无奇的话真是毫无关联,为什么《论语》要把它们放在一起? 二、为什么“时常学习”要和“远方的朋友”联系起来? 三、为什么“近邻”不行,非得“远道而来的朋友”?为何一定要强调“远”?“远”的意义在哪里?在孔子的眼里,多远才算“远”? 四、为什么“时常”向“远道而来的朋友”“学习”是愉快的事情? 五、为什么“不愠”别人的“不知”才是“君子”? 六、这个“不知”的“别人”是否包括“远道而来的朋友”? 当你试着回答上述六个问题,你一定会思考如下答案: A:因为“远”会带来很多不同,因而要“时常学习”。 B: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不要近邻的同色,而要远方的异色。 C:古时没有e-mail,没有手机,也不知地球多大,从鲁到秦就是“天下”。跋山涉水,周游列国。人们的语言、服饰、饮食、习俗、文化均不同,而且越远越不同。后来,有了进步,以为印度是“西天”。于是,去“取经”。所谓“取经”,不是被动地等“有朋自远方来”,而是主动走出国门去“学习”。那是后话。 D:因为“远”带来了差异和好奇,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挑战,所以“不亦说乎”? E:因为“远”带来差异,因此“诸子百家”的互相学习会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也因此要像“君子”一样“不愠”别人的“不知”。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的这三句话,讲的就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特别强调的“多元文化”(关于“多元文化”,文集内有论述,请特别参阅《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一书中的《一流的学生哪里来》一文)。 对我的非“注、疏、解”式的发言,美国同仁均大摇其头又大点其头,摇头是感叹,点头是认同:“想不到两千年前,就有人大力提倡‘多元文化’。”“原来孔子是提倡多元文化的鼻祖。”“你说的就是美国大学开办孔子学院的理论基础。”“……” 欧洲有“文艺复兴”,我们没有,于是有人主张“文艺复兴”。原来有的,才能复。原来就没有,怎么复?于是乎,我想到了我们曾经有的,可以失而复得的“教育”。我们不是曾经有过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的崇高教育目的吗?可惜以选拔为目的之科举制度后来逐渐颠覆了“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 我们不是曾经有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深邃的教育哲学吗?可惜现在已被别人“中为洋用”地翻译为“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 (给我一条鱼,今天就吃完;教我钓鱼,受益终身)”。如今,别人在培养孩子的钓鱼能力;我们则只管填鸭式地喂鱼。 我们不是曾经有过“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吗?可惜今天高考的选拔功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把学校划为“重点”和“非重点”,把学生分进“重点班”或“非重点班”(名称可能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这种“选拔”和“淘汰”的功能,异化甚至颠覆了义务教育的“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 我们不是曾经有过以人为本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吗?“因材”就是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施教”根本原则。可惜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使得“因材施教”衍变为因“考”施教的以末为本的教育。 我们不是曾经有过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吗?可惜被别人借到文官考核制度中去打破世袭,我们却为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把今天的教育异化为“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本末倒置的教育。 看看《论语》里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讲的是“亻”,“仕”讲的还是“亻”!无论“优”指“富余”还是“优秀”,也不论“仕”指“有道德的公务员”或是“修身养性(许慎解为“学”–觉悟)”,都是标准的以人为本! …… 想想上面我们曾经拥有的教育,当今发达国家搞的不都是这些东东吗? 欧洲有文艺复兴。如果中国来个“教育复兴”,不是搞素质教育,还能是什么?!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