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求学、择校不得不想的系列问题
2014.01.11 13:5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素质教育关乎你的切身利益吗?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李培根校长关于“记忆”的致辞“真实、谦虚、时髦、热情”,引发了校内院外的“根叔”热。冷静地梳理一番:记忆多的是“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社会现象”,记忆少的是“人才培养,刻苦学习”;答案肯定的是“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答案模糊的是 “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当然还有鼓励:“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诸如华中科技大学的“211”院校是幸运的:学生学习能力好,虽记忆宽泛,不致于影响学习效果;学生基本素质好,不致于谩骂母校、校长、老师;学校师资优良、就业口碑良好,学生有勇气去闯荡社会。可是,如果“生源质量差、师资力量差、教学质量差、就业口碑差”的学校,一味照搬“根叔”,将会是何等情形?“根叔”热,热自何处?如果仿效“根叔”的大学,将“记忆”看作一次素质教育,何不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果追捧“根叔”的学生及家长,将“记忆”看作一次时髦的道别,何不自问“素质教育关乎你的切身利益吗”?一、育才而不育人,徒让爱心喋血留美博士卢刚因嫉恨残杀同门师兄、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昔日高考状元马志强酒后奸杀无辜女邻居、煮尸灭迹;女大学生张超、罗卡娜杀人案……反映出缺失“尊重生命”、“健康心理”、“成熟性格”、“法制观念”。大学生黎力挟持人质、抢劫银行;大学生、研究生从事“天上人间”的跪式、有偿陪侍服务;女大学生频繁涉入付费裸聊、卖淫嫖娼案件……反映出缺失“正确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抽查三所大学2000名大学生8人感染艾滋病;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裸照门”、吸毒、同性恋事件;大学生竟然被农村妇女拐卖……反映出欠缺“认知社会”、“适应社会”、“生存生活”、“自我保护”的能力。震惊全国、引发深度讨论的的在校大学生马加爵杀害多名同学的起因,反映出欠缺“尊重他人”、“求同存异”的态度和“人际关系”能力。……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是人才吗?或许他们有才,但绝不是人才!人才,故名思意:先成人,再成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定义是:“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教育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方针之一。并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我们可轻而易举地提炼出人才的关键要素:“合格的人,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较高的素质,较高的能力,创造性劳动,作出贡献”。但是,人才摇篮的大学,却没能将一些学生摇成人才,而是摇到了奈何桥!父母们的爱心徒自喋出鲜血,自然要问:谁该为此承担主要责任?二、教育育人为本,大学责无旁贷教育育人为本,理应推进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之一是“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并规划: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我们不妨以切身体会分析素质教育的现实:1、学校教育现实: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以应试教育主导,以政治教育替代德育教育以少数成绩优等生为核心,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进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大学独立自治而不致力于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集研究与教学于一体、专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极少涉及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生活的能力。无可厚非的是基础教育,学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社会”,学校受升学录取率的指标考核,且可指望后续学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则是85%的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却又为何也不注重素质教育呢?实在难以理解!好在是,国家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家庭教育现实: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有余、严厉不足,部分家长自身素质达不到引领孩子的要求,部分家长因生活压力、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而疏于教育孩子。家长们——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家长们,只能不顾学校教育的现实,一厢情愿地奢望学校教育的改革,同时也寄希望于社会教育。更让人担忧的是:小学生、中学生能从班级里找到较多的学习榜样,经过层层选拔后,一些大学的班级里基本上都是选拔剩下来的学生,交叉感染的影响愈深,这些大学更应首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及家长在择校时,却很少能考虑到,或因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被动、无奈地做出选择。3、社会教育现实:社会将比学校严厉得多!正如比尔.盖茨说“在学校,老师会帮助你学习,到公司却不会。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是你还没有进入公司打工。因为,如果公司对你不严厉,你就要失业了。”在市场竞争、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用人单位完全可以“不招聘、不录用、甚至是淘汰”并非人才的求职者,而不是将培养、提升员工素质为己任。三:人才以用为本,学生理应重视社会渴望人才,人才以用为本!学生自然希望成为“被用好用活”的人才,“用好用活”意味着“受尊重、待遇好、机会多、发展快”。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目前的人才工作三大问题之一是“人才不被用”。更有“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辞职率高达约40%”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拥有“较高的素质,较高的能力,作出贡献”要素的人才,怎会“不被用”? 问题极有可能出在“人才”自身上。让我们大胆设想:1、 如果人才是“负责、忠诚、感恩、孝顺,认同价值、融入文化、遵守规则,积极主动、自我驱动”的人;2、 如果人才是具有“合作、沟通、规范意识,踏实、耐心、守时习惯,抗压、适应、学习能力”的人;3、 如果人才是具有“人际关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人。用人单位明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实属不易,又怎会不用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学生及家长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并克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现实,努力成为用人单位乐意“用好用活”的人才。可行的方法是:加强家庭素质教育,坚持自我素质培养,并将“学校素质教育”作为择校考察的重要项目。学生求学的目的在于“成为人才”,成为“被用好用活的人才”!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鉴别能力、抵御能力尚弱;学生极易交叉感染,易受传播的不良信息侵蚀;学习、生活的同伴档次尤其重要!城市普通家庭、农村家庭的学生,因家长生活压力、时间精力、引导能力、经济条件的限制,更应选择“重视素质教育、学生结构良好”的学校!你们的父母经不起孩子的变故和失败!古有“孟母择邻而居”,现代家长更富智慧,理应慎重地指导孩子的择校!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