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高考是一场闹剧
2014.01.08 01:26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每年的高考,最热点的要数高考人数和高考作文。如果说关注高考人数可以了解到高考还在荼毒多少学子,可以看出社会对升学的关注力度,可以探测职业与就业的温热。那么,为什么一个高考作文题会使大众趋之若鹜呢?高考作文历来五花八门,涉及社会、历史、哲学等等领域的作文题包罗万象,似乎出一道什么样的作文题就彰显出题专家的智慧以及省市所代表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小小的作文题背负着万千荣辱,这不禁让我们隐约感觉到封建时代的科举取士制度正在借考还魂,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五经,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所以,一篇文章就关乎终生前途走向,学子穷尽毕生所学像博彩一样将赌注全压在这篇固定格式的文章上面,而且文章思想必须是正确的,不能有任何越轨,不得触犯皇室尊讳。新中国成立以来,科举制度据称被抛到大西洋,但因六十年来折腾不止,文革、反右等运动更是把传统、现代经典文化几乎连根拔起地毁灭,从苏联学回来的那套道道也不适合国人,因此在那个思想畸形的年代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群体是垮掉的一代,没有基本的普世价值信仰和人生追求,只有阶级斗争。但为了让正统教育延续下去,以及意识形态上的管理需要,大一统考试制度出台了,并且依旧是走“学而优则仕”的旧路。你才恍然大悟,高考制度不过是科举制度的缩影,高考作文就是写八股文。没有文化的前人却要考有文化的后人,这显然相当无稽。那么用什么来遮丑?只能“忽悠”。于是高考作文便被拿来主义充当场面,一阵故弄玄虚之后使每个作文题都“熠熠生辉”,闪耀着“崇高的思想境界”,高考委员会以及出题专家们也借此提升文化含量,给自己贴贴金。但归根究底,无论出什么样的作文,都是毫无文采可言。在快餐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愤青文化横行的今朝,学子们再也写不出诸如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唐诗宋词等这些千古美文美句,甚至知之甚少,偷都没法偷。而高考作文表面看来是“择优录取”,实际上是“择听话录取”。文章声称有发挥空间,可在阅卷者脑里已有一套标准答案,经过专家们固有思维的一番阉割后,写作空间已经极为狭窄。往往写得现实一些讽刺一些的即遭唾弃,剩余的便在糟粕中选出一些,加以吹嘘褒奖,满分作文由此新鲜出炉。对高考作文的热捧不仅说明国人眼光逐渐狭隘,还折射中国文化的缺失。其实界定一篇好文章在于其“魂”与“魄”的有效结合。思想谓之魂,艺术谓之魄,但放眼中国,国人连基本的信仰都丧失了,没有价值指向,何来“魂”?读书范围缩小,下笔难于登天,词汇量少得可怜,何来“魄”?不信君看历年所谓的高分作文,极少创意,但这不怪学生,因为考他们的专家本来就不合格。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已是积弊深重,在“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的客观现实下,用高考或者一篇小小文章来决定和考验学子的素质,行径已是荒唐之极。而高看高考作文无异于助长万恶的教育制度,当学子们的升学与这些虚伪的文字息息相关时,不难明白中国为何出不了人才,也不难理解学子们仍然要参加高考,仍然要痛苦地写虚无缥缈的枯燥文章,不管你怎样博闻强识,最后还是被高考制度硬生生扼杀了原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因为高考制度就像作文的格式,不按格式走就会惨遭“屠夫们”的丢弃,高等学府也与你无缘。但更为可笑的,进入高等学府也并不代表逃脱被毒害的命运,更不代表进入高等学府的就是高材生。在经过高考这个“检测器”的扫描后,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被淘汰了,听话的都顺利过关,也就是“逆淘汰”现象。高等学府早不是学术重地,是被掏空的躯壳。正囿于高考制度既不公平也残害不少学子,近年来有条件的学子纷纷选择留学海外,据统计,2009年全年出国留学规模达到了22.9万人,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7.5%。其中,自费留学出国人数达到21万人,同比增长30%。从1978年到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62万人,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25.8%,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267倍。可以看出,权贵们早就意识到现行的中国教育没救了,纷纷到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底层百姓没法到国外去,只好麻木不仁地继续接受现实。因此,当社会把殷切的眼光都投向高考作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形态正在逐步消逝人道主义,人们不但没有去谴责填鸭式教育和高考作文惯性思维给学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反而任由这块教育制度和无知专家的遮羞布横行于世。诚然,社会的倒退总与人们的漠然有关,这种漠然虽透出凄然的无奈,但作为原本受害者的他们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当起了侩子手,生生不息地葬送一个又一个学子的命运。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