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哲人眼中的教育
2014.01.07 18:41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读《周国平论教育》真正对读书产生兴趣是在大学,而最初的兴趣可以追溯到读周国平先生的书,确切的说是他的哲理散文。读周先生的散文,往往使人步入一种心灵无限宁静的境界,这种境界使人成长,促人深思。只要确是周国平先生写的书,我大概是不会关心值不值得一读都会去用心品读的,可以说是一种崇拜,我想但绝不盲目。
《周国平论教育》是先生去年出版的一部书,由于自己是关心教育的人,又是相信先生之人,买来一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以说,自己读惯了处于教育之中的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对这样一位哲学家对教育的看法是十分期待的。那么,哲人眼中的教育是怎么样的呢?
说是“论教育”,其实顶多可以说是“片论教育”。因为书中并没有系统的对教育和教育现象作逻辑严谨的论述,而是继承先生以往作品的风格,将相对零散的关于教育的文字放在一块罢了。不过,从书的结构来看,说“论教育”也是不过分的。“教育的理念”、“阅读与素质教育”、“孩子的心智和父母的责任”、“哲学与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灵魂教育”、“教育讲演录”,分别为一至八辑的主题。这些主题之下,分别零散的陈列着作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共同构成本书的灵魂,也部分展现哲人眼中的教育。
许多哲学家在思考哲学问题的最终都会走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因为二者关注的都是人的问题,哲学关心人的存在和价值,教育关心的生成和塑造。可以说,哲学思考的是人生问题,教育思考的则是人生的实现方式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先进的头脑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无疑是教育进步的阶梯,在这个基础之上,教育才有可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太现实了,基本上不涉及什么哲学的基础,于是基本上就只处于经验层面。“按经验办事”,“摸着石头过河”,可以说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考试是体制内的要求,于是教育就一味的迎合这个要求,于是家长、学生、老师们盲目的将应试作为教育的最终也是唯一目标。我们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这个理念在教育中真实表现是以学生的好成绩为根本。我们有“素质教育”的追求,可这样的素质教育分明只是应试教育的业余补充,从来没有走向教育的正式舞台。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教育是忽视人的生命,人的素质,人的内心和精神的。
周先生特别强调了父母在教育中的责任。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父母如果盲从跟风,那无疑成了体制的合伙人,无疑会把孩子推向应试教育的深渊。父母在教育中应该担任起孩子心智健康成长的责任,培养孩子最基本的对于生命的敬畏,良好的品格素养以及健康积极地人生态度,因为这些东西现行体制很少可以传达给孩子。于是,周国平先生发出了“向教育争自由”的呐喊。是呀,在畸形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这个体制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作为作家,周先生自然不会忽略阅读对于人的教育意义。良好的阅读对于儿童素质的养成很显然是不可忽略的。
生命教育和灵魂教育分别作为主题单列出来,我想是有深刻地用意的。我们的生命教育缺失,人们普遍的对生命漠不关心,动辄自杀。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代社会带给人的精神焦虑,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周先生认为灵魂的高贵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点,因此倡导灵魂教育。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真正的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下面两段话,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相信,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考点。
人生的价值,可以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守护人性,但愿我们的教育能慢慢走上这条终极道路。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