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要求学生背范文“作文”太荒谬
2014.01.07 15:21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学生写作文,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对生活的切身体验,靠背几篇范文就想写好一篇作文是不可能的,即便写出来了,也是无病呻吟的“空泛之作”,苍白无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偏偏有些语文老师把这奉为至宝。
据报道,临近中考,上海某校一初中毕业班语文老师布置了40篇作文,要求班上的学生逐篇背出来,以便考作文时改头换面。对此,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他说:“中考作文无非是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但所写的都应该是符合青少年自身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的人和事。”
背范文或者猜题作文这种现象历年都有,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语文老师无不挖空心思,都想通过这种“简洁”方式改头换面让学生大做“文章”。这种办法看似无可厚非,但危害不小。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教学生脱离现实生活,盲目地从范文中寻找作文“答案”,完全背离了作文“来自生活感悟和体验”的初衷。
平时,老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背一些经典范文,对学生写好作文有一定的帮助,但靠背范文去“套”中考作文题这种做法不可取,而且荒谬。大家知道,写好作文的前提首先是要有生活积累,没有生活的作文带给学生的只能是空洞无物的“空泛之作”。如前不久媒体的一则报道所称,成都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中,班上40多个孩子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或小偷,其中26个同学承认自己是瞎编的。据调查,80%以上的人在读书时都写过撒谎作文。而80后作家韩寒的一句“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的话更是令人震惊。
一提起背范文,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旧时代的“八股文”。考生不需要体验生活,不需要真情实感,只要在考前背诵几篇经典文章,然后按其“写作模式”套,或改头换面,一篇文章就诞生了。中国教育离“八股文”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如今仍有语文老师对此津津乐道,如法“炮制”,不知要把学生引向何种境地?这样做,只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独创能力,有百害而无一益。
据悉,今年高考时,一篇“小鱼放生”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让上海不少考生自然而然地将笔触伸向正在举行的世博会。既便如此,要是今年中考果真碰上类似上海高考作文这样的“世博题”,那也该有感而发,有感而写,趁复习迎考间隙,到世博园走一走,看一看,获取一些真实的感性认识。如果非要生硬地去套背过的所谓“范文”,再进行改头换面,即使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也只能是花瓶里的塑料花,好看而无清香,无生气。
据教育专家介绍,今年的中考作文不太可能直接以“世博”命题,但在答卷时与世博会的寓意挂上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比如2008年的中考作文《我眼中的色彩》,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聚焦在当年抗震救灾这一社会热点上。以近年来的上海中考作文题为例,如2002年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2003年的《我想唱首歌》、2004年的《我的视线》、2005年的《充满活力的岁月》、2006年《我们的名字叫_____》、2007年的《记住这一天》等,有教师分析说,如果放到今年来写,几乎都能无限接近世博的话题,可以将世博会所阐发的经济、文化、社会及城市居民精神面貌等各种素材引入到写作中来。
相对于高考作文来说,中考作文在命题上会更直白些,也便于考生审题。因为,对初中生来说,要求是写记叙文,不像高中生作文偏重于思辨性。有专家提醒说,即便同样以“世博话题”作为主要的写作素材,中考的要求也是记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的事例”,并且这件事是能够对自己的成长有着较为重要影响和启迪作用的。说白了,中考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事情写具体、写通顺,写出感悟,而且具有真情实感。
故此,要求学生靠背范文来套取中考作文题的做法是极为荒谬的,与其让学生这样去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两件“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的事例”,然而着重加以辅导。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即使没有写出“水准”,也是学生根植在生活土壤上盛开的一朵小花,自有它的芬芳。(东方木)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