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从一位老人报名参加高考说起
2014.01.07 00:5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去教育局办事,碰巧遇到过去一位同事的父亲杨叔报名参加高考。杨叔已经年过七旬,早已是儿孙满堂,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参加高考呢?出于好奇,我把杨叔拉至一旁问他,这么大年纪了,坐在家里享福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折腾自己?杨叔笑了笑,环顾左右,悄声对我说,现在有吃有穿不着愁,就是想拿张大学文凭圆自己青年时期一个梦。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一个名叫汪侠的79岁南京老人第八次参加高考的事。上个世纪,他参加过四次高考。本世纪他又参加了3次,因成绩不理想均未被高校录取。而在2002年,汪侠老人曾被南京医科大学破格录取为旁听生,在校学习了4年,但老人一直希望能正式考入高校,拿到大学文凭,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们无权责备这些老人究竟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态,你说他们作秀也好,圆梦也罢,其精神可嘉,令人敬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我国已进入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知识充实自己头脑,不间断地加强学习,顽强拼搏,创新生活,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拥有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
早就听一位名人说过:中国人有种惰性,这种惰性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膨胀,一旦遭遇挫折,便容易放弃。对这种说法,我并不持反对态度,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确实有那么一些不思进取的人,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我麻醉,放弃了不该放弃的追求。所以笔者认为,中国人并不缺少能力,而是缺少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一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追求精神。
惰性人人都有,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把惰性转化为一种积极追求的动力。无论是杨叔还是汪侠,都已经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资历和人生阅历,颐养天年,度过自己的余生。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要用自己的实力证实给别人看,因为他们不服老,他们的心还“年轻”。一个七、八旬老人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那么作为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呢?
我们总是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一生就过去了。当我们感叹人生易逝的时候,是否该问问自己:这一生我做了什么?追求了什么?为社会和国家贡献了什么?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吃穿而来,而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人生而来,这美好的人生,包括我们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仅有物质追求而没有精神追求,我们的人生就不是完美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时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显得富有意义。
人需要一种精神,没有精神的人生是灰暗的,是不健康的。一个人要是只为了吃穿,这与动物界没有什么区别。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索,面对人生,我们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
人,不能仅仅只为自己而活,还要时时想想我们身边的人,想想我们这个社会,想想我们这个国家。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是国家的一员。没有这个社会,也就无所谓我们生存的空间;没有我们的国家,也就无所谓我们的小家。所以,人在追求自己生活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维系到一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为我们这个时代和生存的这个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从而达到完善自我之目的,不仅是每个人应有的追求,也是我们生存之必须。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强盛,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就在于学习。学习知识,更新知识,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我。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融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军事家、历史家于一身,就在于他的博览群书,以“只争朝夕”的革命家情怀,一生都没放弃过学习,甚至到了八十一岁还在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外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就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早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周总理曾在该校《敬业》第五期杂志上发表了《我之人格观》。他在文中论道:“人格之造就,端端良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道所在,正理趋之。处世接物,苟不背乎正理,则良心斯安,良心安,人格立矣。”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是举世公认的,这就是我们需要提倡的中国精神。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有人这样感叹:我都是快退休的人了,能干一天就是一天,何必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呢?抱着这种心态的的人,人还未老,心却先老了。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信息不断更新的年代,如果一天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而且难免被时代所淘汰。我们说知识是力量,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阶梯,就在于知识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且能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作为社会中的人,如果只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新事物,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故此,以上两位老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在不断挑战自我,值得年轻人学习,因为他们这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中国人需要这种精神。(文∕东方木)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