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为何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能主导中国基础教育?
2014.01.07 00:54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文/周新桥 教育思潮是指某个时期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倾向(注1)。当今引领或主导中国基础教育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潮呢? 环顾当今世界,引领教育发展的有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个性化教育思潮和终身学习思潮等(注2)。中国教育也深受这些教育思潮的影响,如: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代表的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把经济需要作为审视教育的视角,论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经济性质,深刻影响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教育价值取向,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出“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则是这一教育思潮的集中体现;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教育作为科技与生产的中介作用也空前提高,人们可以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看到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教育要考虑个人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强调每所学校应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育思潮,成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和我国新课程实验、新基础教育和新教育实验的思想基础;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潮不仅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也对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总的看来,这些引领国际教育发展的教育思潮对当今现实中的中国基础教育影响却很有限。当今引领或主导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是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更不是个性化教育思潮和终身学习思潮,而是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 何谓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简言之,从审视教育与考试和升学的关系出发的应试取向教育思潮,强调教育应满足考试和升学的需要,特别重视受教育者应考知识的储备和考试能力的提升,以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回顾中国近三十的基础教育,不难发现,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一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盛行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并不是近三十年才有的,这一思潮可以追溯到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的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余年。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注3)。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止,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也偃旗息鼓。在时隔七十多年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又通过我国基础教育再度兴起。比较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应试制度,可知一千三百年的“科考取士”与近三十年的“应考升学”一脉相承,甚至当代人的“应试”热较之历史上的“学而优则仕”热有过之而不及。显然,这一次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其影响之大之深远,前所未有,它几乎涉及了四、五十岁以内所有或多或少接收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 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教育也会面临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问题,但综观西方教育史,西方教育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有过培养“哲学王”、“绅士”、“精英” 、“自然人”、“技术人”、“经济人”、“生活的人”、“自由人”、“全人”、“可持续发展的人”等等的演变,但未见有像中国当代应试取向的基础教育那样全力培养“升学的人”的教育。显然,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是中国本土化的教育思潮。但这种教育思潮也不为中国所独有,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圈里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台湾、新加坡等,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也至今不衰。 这说明,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兴起、强盛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或文化原因。从“科考取士”到“应考升学”的历史轨迹可知,“学而优则仕”以及在当今中国衍生出的“学而优则贵”、“学而优则名”、“学而优则富”等观念和意识在中国人的教育文化中不仅远源流长、根深蒂固,而且是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显然,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为教育的应试思潮的兴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 当然,当今基础教育并不能直接为了受教育者未来尚未确定的仕、名、贵、富而教育,以家长为主体的社会也知道,升学并不意味着必然与仕、名、贵、富相联系。但基础教育中的学校和家长同样也知道,不能升学或升不了好学(名校或重点班),在当今有关人力资源开发体制中的“高学历消费”和社会重学历驾能力的现实中,是断不可能给人有仕、名、贵、富的捷径或便利机会的。因此,只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体制中“高学历消费”和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国的家长就会义无反顾地全力推进基础教育使之成为培养“升学的人”的教育,虽然这其中有万般无奈,但仍然会“痛并快乐着”。而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取向思潮就会为了顺应这种现实、满足这种社会需要而兴盛,并且会始终占住着基础教育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为何不是世界个性化教育思潮和终身学习思潮主导中国的基础教育,而是中国本土化的应试取向教育思潮主导中国的基础教育呢?其主要原因,一是应试取向的教育思潮的兴盛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二是应试取向的教育思潮的兴起、流行、强盛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根源;三是应试取向的教育思潮的兴盛有现行的人力资源开发体制的强力支撑。概言之,就是既有历史根源、文化背景,又有现实需要。因此,中国基础教育由应试取向的教育思潮向个性化教育思潮和终身学习思潮转向,还须从历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尤其需要重建或变革我国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体制,创建一个人人成长、各尽其才的因材而用的社会。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