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高考状元是个什么玩意儿
2014.01.07 00:52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文/周新桥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状元”在各地陆陆续续新鲜出炉,媒体的“状元”热又开始急剧升温(注1)。高考“状元”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解读“状元”的意义呢? 自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应试”时期后,包括地方政府领导、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和家长等在内的国人,其“状元”情结就愈加纠结,各地、各校、各老师、各家长无不将考了个“状元”当成教育质量最高、培养出了顶尖人才的代名词。不仅高考如此,连中考也如此,似乎中考“状元”就是初中优质教育的铁证。即使一个地方不公布所谓高考“状元”、中考“状元”,有关方面如学校、老师、家长、记者等还是能千方百计地“挖掘”或“考证”出当年的“状元”花落谁家,如去年江苏省虽明确规定不公布高考“状元”,但热心的记者朋友硬是多方打听或求证出全省三个状元全部出在苏州市。又如去年笔者所在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规定不再公布中考“状元”,但在学生的中考成绩发布只半天时间内,民间的“状元”榜就出来了。 将考试头名称之为“状元”是自隋代创立科举制后的事。科举是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举时代将殿试第一名称之为状元,而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封建社会是官本位的制度,读书做官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也是改变“布衣”青年身份的唯一出路。可以想像,不论何人,能在皇帝主持的官吏选拔大考中夺得头彩,自然是一步登天了,或加官进爵,或贵为附马,这难免不引得天下读书人或痴或狂,连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了个举人(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都喜得立马脑子“进了水”或“脑殘”成了“疯子”。 然而,科举时代的此“状元”与当今高考的彼“状元”却风马牛不相及,简单地说,就是前者是考“官”,是金榜题名成了国家栋梁之材,将光宗耀祖、福荫乡邻——本地、本族出了个状元、大官嘛;后者不过是考“学”,虽贵为“状元”,充其量就是某省、某市当年高考第一名而已,连将来能否成为有用之材还很难说——四年本科还没读呢,至于光宗耀祖、福荫乡邻不仅现在不时兴,而且也做不到。但为何国人对现时高考“状元”有如此疯狂的情结呢?如前所述,这一情结的逻辑就是: “状元”=顶尖之才=教育质量最高 在这种逻辑之下,众多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学校、社会舆论等都将“状元”出于本地、本校,看成是本地、本校重视教育,狠抓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高的标志,甚至可以看成是地方政府、学校出的重大政绩或成就。 事实上,对高考“状元”的惟一解读就是“某地当年高考第一名”,仅此而已,而有关其他意义的过度阐述不是出于功利之心而牵强附会,就是出于浮躁之情而邀功请赏当然是否出于哗众取宠而一味作秀也未可知。 为何说高考“状元”既不能算成是“顶尖之才”、也不能算教育质量最高呢?理由有二:一是高考“状元”也就是在这一次高考中取得考试总成绩第一名的人,至多能说这个“状元”对考试的知识记得最多、最准,考试发挥得最好。实际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将“状元”说成一定是学习最好、学习质量最高的人,更不能将“状元”说成一定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强的人。当然,若没根没据地说“状元”就一定是片面发展的人也不对,但在当今众多“状元”中,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强而其他智能并不占优势的大有人在,甚至也不乏“死记硬背”而擅长在考试中得高分的人。换言之,全面发展的学生能在高考中成“状元”,“片面”发展的人也能在高考中得“状元”,或许一些偶然因素也能使其他类型学生高中个“状元”彩。二是高考“状元”能不能成为“顶尖人才”还得看未来4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以及这之后的社会和科学实践。如果仅仅考得顶瓜瓜,但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的表现却只有打哈哈,那么一定要说考学中的“状元”是“顶尖人才”,可能没人信。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考得最好就意味着学得最好,学得最好就一定意味着将来干得最好。不幸的是,事实给出的证明刚好相反,有学者追踪调查了众多高考“状元”,结果发现,还没有一人是各行各业的“状元”:《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杰出人才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专家名单,均没有高考状元,同样在“杰出政治家”中也没有高考状元(注2)。另有一项统计说,自1986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奥数竞赛以来,共有101名选手获得金牌,近年更连续6届获得团体冠军,但迄今为止这些金牌选手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注3)。“奥数‘状元’”并没有成为中国真正的数学人才。 据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是极少有或没有高考“状元”之说的,但大部分世界“科学状元”——诺贝尔奖获得者却落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有长期高考“状元”传统的中国却每年不断地加深着“诺贝尔奖之痒”。是中国的“状元”教育能出“顶尖人才”、“教育质量最高”,还是那些并不看重高考“状元”、甚至压根儿就没有高考“状元”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能陪养“顶尖人才”、“教育质量高”呢?答案不言而喻。 总之,即使国人对高考“状元”存有虚荣心,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而言,也不应过度解读产生高考“状元”的意义,尤其不应掺杂追求“状元”之利益或成绩之考量。高考“状元”就是高校入学考试第一名,高考“状元”能否成长为优秀人才(不说是“顶尖人才”)还得看其在未来的大学或研究生学习中能否形成高水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否在未来的生产实践或科学实践中作出创造性的劳动并为社会作出贡献。高考“状元”的出现当然与教育有关,但绝不是“教育质量最高”的代名词。看教育质量高不高,还得看教育是不是促进了每个人的发展,是不是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看是否激发了学生创新和实践的潜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