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教育,别伤害了生命之根
2014.01.07 00:31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如果有人问:“教育是什么”或“教育与人的关系怎样”,业内人士定会众口一词脱口而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科书上的经典律条,当然无可厚非。然而,看一看现代教育“一路走来”的轨迹,尤其是当今教育热火朝天的应试状态,我们又将作何感慨呢?当我们确认人的生命之根在于天赋潜能、而教育之根在于人的生命时,也就逻辑地确认了我们教育必然是也必须是生命之积极需求的体现,而教育的实现过程必然是也必须是人的天赋潜能逐步现实化的过程;如若教育不去关注生命活动的实际需求,不去研究人原本具备的天赋潜能之共同特征及各别优势,却去期望造就一个灿烂的生命,这无异于伤害树根而妄求树木之茂盛——而现代教育恰恰误入了伤根害本的歧途。
教育伤根害本集中地表现为严重挫伤了作为人自我生成原动力的本质性教育需求,剥夺了作为人体现生命个别差异对教育的应有选择机会。记得卢梭曾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里面提到“天赋人权”。在笔者看来,所谓“天赋人权”,从根本上说是人与生俱来的兴趣、爱好、情感、生活、教育等方面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自主选择权利。工业社会的兴起,为教育的规模化“大生产”模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而教育的规模化“大生产”也为工业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劳动力资源,就是这种生产方式与教育模式互动的社会形态,掩蔽了一个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压制人的个性张扬的残酷事实,而人的个别差异、人的个性恰恰就是“天赋人权”,就是生命之根。上一世纪末中国迅速发育起来的商品经济,说到底是中国真正工业社会到来的标志,与上世纪初、中期西方国家的工业社会相比,不过是具备了“中国特色”而已。因而,教育也势必呈现“中国特色”的“大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大批量地“生产”劳动力,去满足商品大生产的需求,哪怕是“精英”,也不过是高级的劳动力。这种为适应工业化社会需要的教育,其目的和模式都内含着“大一统”的理念。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是“大一统”的,它不可能考虑将学生的个别需要和“个性化”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反观现代中国教育,尽管几度改革,亦无根本转机;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原本也期待它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期待它春风绿遍大中华,何曾想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课改纲要和课程计划上虽明文规定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留下相当大的自主空间,但是由于应试之热日渐升温,课改精神何以能贯彻到底呢?这就是笔者要谈的第二点,课程评价上是“大统一”的,因为“大生产”需要统一规格的“大批”劳动力,统一规格就只能用统一标准去检验,统一检验就只能由一定范围内最具“公正”效力的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实施。试想,这样一来,学校全力以赴应对上一级的统一检验,唯恐在“官方”课程上时间不足、力度不大而造成横向竞争的不利,哪里还有校本课程施展拳脚的空间?哪里还有学生发挥天赋潜能、发展兴趣爱好、张扬独特个性的空间?于是,本轮课改发起之初专家学者们那热血沸腾、成竹在胸的精神状态,校长们、教师们那信心百倍,踊跃请缨的战斗士气,不觉渐渐冷却,余下的惟有望洋兴叹、如之无奈了。
这种“疯了”的教育,这种迷途而不知返的中国教育,严重伤害了我们孩子的生命之根,伤害了他们生命中原本能够自由自在汲取文化营养将自己滋养成茂盛的生命之树的天赋文化之根,以至于他们之中有许多生命之火未及熊熊燃烧就匆匆熄灭,生命之花未及灿烂盛开就匆匆凋谢,而每每这时,我们往往又自觉不自觉地批评他们生命太脆弱,心理有异常,却从来不敢坦然地检讨我们教育之过失,教育之残忍,我们为之痛心疾首!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