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农村教育跟着城市跑永远跑不赢
2014.01.06 01:33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在农村奔走,目睹农村和农村教育之现状,觉得有许多话不吐不快。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湖南省邵阳县农村教育的报道,我的感触颇深。正如邵阳县教育局局长肖桂华所言:农村教育如果只跟着城市教育跑,永远跑不赢,赶不上。他说,农村教育既要保证相当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也要关注那些不可能通过应试教育成功的人,他们可以出去打工,也能回到村里。

  “农村教育要担负起改造农村的使命。”长阳铺镇中学校长唐鹏程说,师范毕业后,他在农村工作了近30年,“首先要让学生们通过教育认识到务农也照样能致富。乡土教材实质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意识和能力。”
  “现在的学生毕业后,首先选择的是外出打工,而没有想到,我是否应首先利用家乡的资源寻找致富路。”唐校长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出去打工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但唐校长对自己的表现也感到惭愧,如何寻找适合农村教育的模式,他也“考虑得比较少”。
  当前,生长于农村的孩子,已经远离农村生活。因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只能围着升学转,否则就难以生存。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越快就越失败。”王新胜,这位最基层的小学教师,对农村教育的改革提出的希望耐人寻味。
  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定位、价值与目标
  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造成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显然,我们的教育落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较远,由于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根本不可能与城市孩子有同等的升学机会,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做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他们中的许多人难免陷于“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处境。这也是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人们的议论也很多。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此,也会遮蔽一些或许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育中的城市中心主义的一个更内在的表现,是整个教育设计中的“城市取向”。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以通过逐层考试,最后成为城里人(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或城市上层社会里的成员(对于城市孩子而言)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最终指向的。通俗的说,我们的教育成了“升学的教育”,也就是说,既脱离了生活,也脱离了青少年的成长,唯一的目标,就是升学。因此,我们的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生活无关的教育,是完全脱离中国农村实际,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的教育,是根本不考虑农村改造与建设需要的教育,也就是说,农村完全退出了我们的乡村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的视野。
  正是这样的“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乡村教育陷入了困境,而且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困境。极少数的农村孩子,承受着远超出城市孩子的负担,以超常的努力,通过残酷的高考竞争,上了大学,实现了“逃离农村”的梦,但也从此走上了永远的“不归路”。这些年,又有些本科或大专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到了农村,却完全不能融入农村社会,如韩少功先生的文章所说,他们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自我心理压力,过着受刑一般的日子。他们苦着一张脸,不知道如何逃离这种困境,似乎没有想到跟着父辈下地干活,正是突围的出路”。因为他们所受的全部教育都是要脱离土地,他们的父母即使这样也不愿意他们回到土地上来。而农村凋敝的现实也无法吸引他们扎根于土地。
  而绝大多数高考竞争的失败者,无望通过逐层竞争上爬者,或者提早退出而辍学,即使在校继续学习,也因为无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校的教育者——校长、老师们也将其视为负担而忽视对他们的教育,这样,这些农村的孩子尽管“混”到了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文化程度。
  这样的低质量的教育使得他们在离开学校以后,即使有机会以打工者的身份来到城市,也会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另一种形式的竞争——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再加上城市的排斥:生存的艰难、人格的歧视等等原因,这些年许多到城市寻梦的农村青年又回到了农村,这就是“打工者的回归”现象。
  但这些回乡青年却又在农村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如前所说,是与农村生活无关的教育,他们既无从事沉重的农业劳动的体力与习惯,也没有从事多种经营,参与农村改造、建设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已经失去了农村的家园,即使身在农村,也无心在农村寻求发展。他们中的有些人就成了在城市与农村都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游民”。  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却培养出了这样的“游民”,我们实在是愧对农村的父老乡亲的。——而农民也有自己的对付办法:既然教育让孩子成为“无用之人”,那就干脆及早退学回家:这就是农村辍学之风欲禁而不止的深层原因,这是农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向我们的教育发出的警告。
  我们由此而得出这样的警示:乡村教育必须改变以升学为唯一取向与目标的定位,要面对全体学生,着眼于他们自身生命的健全成长,为他们以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留守农村,还是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都能打开局面,即“走得出,守得住”。同时要加强教育与农村生活的联系,注重对乡村改造与建设人才的培养。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农村教育应该有三重使命,三个培养目标。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这既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农村青少年的权利。农民的后代完全有权利和城市人的子弟一样,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国以至世界的广阔空间寻求自己的发展,这理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与社会平等的重要方面。正是在这一点上现行的高考制度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是不能轻易全盘否定的。第二是向城市建设输送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建设都需要从农村吸收劳动力,农村自身也有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有文化的城市劳动者必然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第三,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复杂,人口众多,因此,即使中国城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仍然会有广大的农村,有为数不少的人口留在农村,于是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的提出。农村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农村建设和改造人才的重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建设人才主要还是仰赖本地学校的培养。
  把教学和农村的天地结合起来
  现在我们忽视了一个大课堂——农村的广阔天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以发展大学和作为大学生源的高中普通教育为中心,着重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另一个是以小学、初中的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为重点,主要着眼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国家的全局来说。这两种教育是应该兼顾的。
  应该看到,目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决定了大多数的农村青少年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就要走向社会,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有适当的实用技术教育的内容,以适应以后走向社会的需要。当然,这是有限度的。因此,在初中教育以后,应该同时发展两种教育,一是职业教育,以培养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或做基本的技术技能培训;一是高中教育,以为高校输送人才,但同时也应有一定的技术教育的内容。这两类义务教育以后的教育,除国家要有投入外,应向社会开放,更广泛地吸收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职业教育要有更大的灵活性。我们设想,如果形成这样的结构与布局,农村教育就有可能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发展。
  农村教育在农村,却没有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尽管这些年,乡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告别了“上不起学”的阶段。但我们还是会惊讶地发现,80多年前,陶行知评价“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如今看来依然适用。“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等等这些问题显然普遍存在。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主要差距是劳动者素质低,这是长期制约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在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在生活环境迥异于城市的农村,对于乡村少年的发展,要在置身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立足乡土,培育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良好的情感依恋与对乡村生活的基本自信;又不拘泥乡土,有开阔的胸襟,能积极迎接外来文明的冲击,从而给他们的生存敞开一种开阔而健康的空间。目前,教育没有改变社会尤其是城市人看待农村的偏见、无知乃至愚昧,也没能淡化农村人内心根深蒂固的“读书功利化”的观念,这是很糟糕的。乡村教育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们应当让农村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今后为家乡的腾飞作贡献。农村教育要真正代表最广大的农民的利益,就必须这样办,也只能这样办!物理网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