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教育打假,时不我待
2014.01.05 23:22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教育打假,时不我待——写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之际;教育原本是一个相对圣洁的行业,然而在这个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年代,各式各样侵犯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造假行为已经渗入到教育行业的各个角落。普通的商品是有形的,其质量优劣易为识别,而教育行业输出的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服务,教育消费行为的特殊性,使得教育造假不太容易迅速被察觉,不容易为社会所重视,然而,其给个人、给社会、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后果远胜于普通商品造假。
  教育造假何其多,典型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教育资质造假。办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为了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对办学机构规定了专门的资质要求。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任何机构无论是举办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文化课补习、外语、计算机短期培训等),都应当取得相应的办学许可证。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为牟取经济利益,在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情况下即从事非法办学活动,欺骗受教育者。例如,一些“山寨军校”、“山寨警校”冒充正规军校、警校,从事非法招生和教育活动;一些个人未取得办学资质,随便租个场所,即以培训学校的名义对外进行招生培训;一些个人或公司,与某一正规学校签订所谓的“合作办学协议”,以向后者交纳一定的管理费为条件,打着后者的名义从事对外办学,糊弄、蒙蔽学生;还有一些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利用其名称中带有“教育”或“学院”字眼(事实上,香港的公司在注册时一般可自由选择名称,限制较少),在大陆蒙骗学生,进行非法办学。此类“山寨学校”,由于没有资质,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其“办学”质量可想而知。
  颁发假文凭、假证书。招生宣传时,学校对学生承诺可以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或资质证书,可是等学生拿到证书后,一经上网查询或向国家有关部门咨询,却发现国家根本不予承认。这样的遭遇相信不少学生都遇到过。实践中,一些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为了招揽生源,在招生时大言不惭地告诉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可颁发国家认可的大专或本科学历,直到学生拿了只有学校盖章、没有教育部“钢印”的假毕业证书,方知上当受骗。殊不知,非学历的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有资格发放学历证书的。还有一些学校,未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却举办所谓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法律规定,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由教育部审批,专科及其以下层次和非学历教育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向学生发放所谓的外国的“毕业证书”,当学生拿着“毕业证书”进行文凭认证时,方知其系“山寨文凭”。甚至还有一些公办院校,为了吸引生源,在对外举办函授课程时也宣称可以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学生结业时发给他们的却只是“本省本系统认可”的“毕业证书”。
  对师资、教育质量做虚假的宣传。为了招揽生源,一些培训班在招生时声称授课教师均为北大、清华等高校的知名教授,实际上上课时根本未见这些“名师”,一些授课“教师”甚至只是在校大学生。一些语言培训机构在招生时宣称“全外教”授课,学生上课时却发现“外教”屈指可数,甚至还有不少是“水货”(这些“外教”只是“旅游者外教”、“留学生外教”,完全不具有国家外专局颁发的资格证书)。一些课外辅导机构,事先对学生承诺,经过他们的辅导后学习成绩可提高30分、50分甚至更多,当学生的成绩未见明显提高而找他们讨要说法时,他们却说学生是“故意不想考好”或“朽木不可雕”,把责任一股脑儿往学生身上推。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些民办中小学或助考性质的院校身上,这些学校在招生简章中承诺学生毕业时可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或者通过某一种国家考试,事实上由于受学生努力程度、自身素质差异、临场发挥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样的承诺多半不可能完全实现。
  虚假的就业承诺和“被就业”。招生的时候,宣称本校、本辅导班的毕业生(结业生)就业率为百分之百,学校可负责为学生推荐就业。等学生实际毕业(结业)时,学校却只是将从报纸上、网站上抄来的招聘信息塞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前去应聘,如果没被录用,对不起,那是学生个人没本事,学校没有责任。个别学校甚至与一些不法的用人单位勾结,让学生先到这些单位“上班”,过不了几日单位再以学生“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为由予以“解聘”。当学生再回去找学校时,学校的说法是:我们已经将你成功推荐就业了,现在你因个人原因被解聘,关学校何事?最可恨的情形要数“被就业”。一些院校为了追求漂亮的“毕业生就业率”,在学生毕业前,要求那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学生随便找个章盖在自己的就业协议上,以证明自己已经“就业”,无法证明其已“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将扣留其毕业证书,直至其“就业”。个别学校甚至亲自上位为学生弄来虚假的“就业协议”,而“就业协议”上的用人单位学生压根儿就没听说过。此类“被就业”不仅坑害了学生,也会对社会、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产生严重误导。
  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造假行为,其产生的祸害后果尤甚于普通商品造假。对于学生而言,教育造假不仅浪费了其个人及家庭的钱财,而且耽误了其宝贵的青春年华,甚至使其错过了更好的教育选择,影响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对于学校而言,教育造假的泛滥使得教育领域的市场竞争甚至出现了“逆淘汰”现象,“劣币驱逐良币”,一些精于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之道的教育机构因为“招生宣传做得好,招生有方”而“顽强”地“成长”着,而那些遵规守法、诚信办学的教育机构却因为在混乱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奇招”吸引学生,最后因生源萎缩而逐步被淘汰,此类畸形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教育行业发展的整体性滑坡。对于社会、对于国家而言,教育是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源,教育造假的盛行,犹如给前进中的跑车的车轮扎进了数不清的针孔,使得跑车的前程充满了危险。
  现实警示我们,教育打假已是迫在眉睫。教育打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责,对违法、违规的造假行为予以严厉的惩处,决不姑息和纵容。教育打假,也需要媒体等机构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各种造假丑行予以彻底曝光,让造假者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威慑、警醒意欲造假者。教育打假,更需要普通的民众,尤其是学生及其家长,在选择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各种“漂亮的承诺”,要慎重考察、多方辨别、探明真相;在发现被骗后,要果断地进行维权,绝不能便宜、放纵了造假者。
  教育打假,时不我待!物理网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