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高校扩招,大学生失业问题和学龄人口下降
2014.01.05 23:21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前天在曾老师的课堂上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group presentation,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看?
从数据来看,扩招效果初显的2003年及以后年份的大学生就业率的确呈现了走低的趋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6 月的初次就业率从2001年的70%下降为2003年的50 %。虽然去年9月份报告的初次就业率达到了74%(去年年底达到了87%),但是就业数据的水分还是挺让人忧心的。
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最近在《中国证券报》上的文章【本博客也已转载】指出,2005年,全国16-24岁青年劳动力失业率为7.0%,其中城市青年失业率为10.6%,农村青年为4.2%,前者竟然是后者的两倍以上,不能不让人担忧。民间机构的调查的就业率就更低了。
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现象上,我觉得,这背后牵涉的问题包含很多方面,大家所关心的“高校扩招是否应该对这几年的大学生失业负责”的答案也不是简单的YES 或NO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各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
(1)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复杂性及相关实证研究的不足:
考虑到市场对大学生的潜在需求的的确存在(由于高级服务业发展仍未跟上,目前这一需求并不大),并且国家已经放缓扩招的步伐(虽然在最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仍然希望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目标锁定为40%),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可能是比大学生供给过剩更需要关心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大学生过剩了,而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各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不太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成熟的劳动市场的错误引导进一步加剧了此种不匹配)。巨大的城乡差距和相关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劳动市场分割进而产生的过高的工资和就业期望,进一步促进了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一方面,说存在潜在需求,是因为我国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比重并不高。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18%,只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4。就像李长安提到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2000万人。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没有在实质上跟进。虽然我们没法期待改革能在短期见效,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包含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以及职业教育发展不当等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我们的高等专科/职业教育还在按精英教育模式中重视学习的路线在运行。
(2)区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和2-3年制大专(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不同缘由
在这里面,很有必要区分一下本科毕业生和大专生就业困难的不同原因。2004年的初次就业率中,本科生和大专生的数据分别是84%和61%。
本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四年制大学生来说,缺乏实际的技能(这里边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等)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这点上,我很欣赏李开复提出并实践其“创新工场”的想法。同时,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对于提高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匹配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而现在我们很多大学里并没有把通识教育打造得很好……
专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对于2-3年的大专生(注意每年政策的变动性很大,现在大专里面很大一部分被叫做高职)来说,大专教育甚至高等职业教育(不是“职高”——职业高中;据说很多雇主都很糊涂,以为高职生是职业高中生)沿袭精英教育模式、忽略其本该focus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可能是造成专科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厦门大学的潘懋元曾经多次指出类似的观点:教育发展不够、模式错位是很重要的因素。当我看到近年来中职的就业率持续高达95%的时候,不禁诧异万分:为啥高职生还不如中职生?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他们一方面在学习和文凭上竞争不过本科生,另一方面职业技能比不上中职生,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推动高职的发展,某些高职院校也开始达到了很高的就业率。
2. 对长期应对策略的几个简单建议(应该说是很根本的几个方面,仅仅列出来,不详细说明了)
(1)更加合理地预测经济结构对大学生的需求,调控高教扩招速度。比如说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可以定期考察我国高级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这个具体怎么做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但应该是可行的,例如通过抽样调查,宏观数据分析…)。
(2)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适应市场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这其中包含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比如用“预测”代替“盲目跟踪”),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等等。
(3)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规范劳动力市场。
3.学龄人口减少带来的机遇:如何利用这一可耕秧田?
最近很多人在热议武大校长的一个说法:适龄大学生数减少可能引发“部分高校破产危机”。看到这则消息,我很自然地把它和高校扩招还有大学生就业问题联系起来——这不正是高校改革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吗?
民办高校抑或公办高校的招生危机,换个角度来想,其实并不是危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这意味着大学生自然规模将自动缩减,有利于缓解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它还意味着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目标将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适龄人口数在下降。在这个时候,政府可以借机适当控制招生总体规模,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过“生存”检验(来自学生、市场等各方面的质量评估及选择)的大学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个想法还不太成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P.S.其实上面的一些分析还是表面的,还需要对高等实际运行情况的更为清楚的了解。物理网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