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说说教师教育新标准
2014.01.01 18:2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据报道,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按领衔起草该标准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的说法,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而按这个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 按照“新标准”“我国教师教育落后50年”、“大多数老师不合格”!教育专家说老师们不合格,当然就不合格了,而且不合格了50年!  钟教授对中小学老师状况的判定,不仅找到了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症结,还使人对一些更要紧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官场里那么多贪官庸官,按照层出不穷的新标准屡经教育还是不见改观,甚至抓了不少,杀了不少,到头来即使用旧标准衡量也不合格,原来这些事也出在中小学老师多数不合格这个问题上。   《教师教育标准》的实施定然可以改变这现状。好鸡才能生好蛋,中小学老师合格了,将来教出来的专家教授,部长县长,法官警察也就合格了。由此看来,钟教授们搞出一个《教师教育标准》,不仅拯救了中国的教育,而且拯救了中国的官场,拯救了中国社会。七八十年前先辈们教育救国的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真的值得高兴。   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当检验一个教师教育水平的尺子,只剩下“学生的分数”,那么不偏重书本知识、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最终的结果或许只能是被学校“逆淘汰”。当检验一个学生学业成败的标准只剩下高考的分数时,即便是一个灵活教学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最终也未必不会在升学率、录取率面前败下阵来,进而遭到学生家长的“弹劾”。原因很简单,高考考的就是书本知识,考的就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教师以及中小学教育岂能不围着这个”指挥棒”转?他们若不重视书本知识、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高考,地方教育部门不答应,校长不答应,恐怕连孩子和家长也不答应。教育部门既要素质教育又要高考政绩,既要创新教育方式又紧盯着升学率不放,把一切重担和难题都推给教师,这不是不讲理么?
  教育改革确有许多不讲理的地方。明明是教育体制问题、激励机制问题,但一说起教育改革,往往首先拿学校说事儿;明明是教育部门的问题、教育管理者的问题,但一搞起教育改革,往往首先拿教师”开刀”。教育部门和教育管理者掌握着改革大权,他们当然首先想着改革别人,而不可能首先改革自己,于是教育改革呈现出专挑教师这个”软柿子”捏的态势。比如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本应在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上做文章,但教育部门首先想到的是折腾教师,推行什么教师交流制;比如这个《教师教育标准》,怎么不首先制定一个针对教育部门和教育官员的标准呢?不妨衡量一下,目前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官员又有多少是合格的?   更不讲理的地方在于,拿教师开刀的教育改革,往往还不征求教师的意见,完全是自上而下强制推行,强迫教师接受。很难想象,一个将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衡量成”不合格”的标准,是没有瑕疵因而不需要讨论的标准;更难以想象,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标准,可以由一所大学的几名专家自说自话。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仅仅是教学对象的年龄不一样,并不意味着两者有高低之分,不合格的大学教师多得是,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大学教师也多得是。   教师的素质需要提高,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但教育改革首先应从教育体制入手,从教育部门和教育官员改起。中小学教师既要听命于教育部门和学校又要对孩子和家长负责,他们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左右为难,在升学指标与创新教育之间疲于奔命,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拿着微薄的报酬。教育改革应充分体谅中小学教育的困境和广大教师的难处,不要总是想着折腾他们,先拿他们”开刀”。”重教”的前提是”尊师”,体谅教师、尊重教师难道不是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吗?
  教师的教育标准要提高,这点不假。但是,若当前衡量标尺不变,若教师合不合格的标准,最终还是要回到培养考试机器这一点上,那么新标准即便再怎么完美,也将行之不远。而且,看看新标准,你也会发现有些面熟,这些考核指标,其实算不上新,不少还是老调重弹。所以说,比这些具体而微的新教师标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整个教育改革应向何处去的问题。

  教师为什么不读书?调查显示,现今的教师,普遍存在压力大的问题,而给他们巨大压力的,不是教学任务,而是没完没了的非教学任务,包括迎接各种来自上级部门的评估、参加各种行政部门组织的评比,以及在评估、评比中“引导”学生配合弄虚作假。当应付还来不及时,他们哪来时间读书?   况且,教师认真读书,在现今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不见得是一个“好教师”。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宣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可是,有哪个地方的教育部门不在乎高考、中考成绩?就是在宣传素质教育业绩时,也用的是提高高考升学率、名校录取率的“应试事例”。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不读书,而只需对学生进行知识记忆魔鬼训练的老师,成为“好教师”的可能性远大于那些读书并在课堂上开展互动教学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所担负的繁重升学、教学任务,在不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分散精力搞研究?至于教师不合作,这样的评价,就更不地道了。近年来,素质教育推进乏力,教育部门总会把责任推给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说教师不配合,在前年修订的师德规范中,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素质教育;二是家长,说家长心态有问题。总之,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尽力,问题就在于教师普遍“不合格”。这实在是本末倒置。造成当前中小学教育应试教育盛行的重要原因,不是教师和家长“不合格”,而恰恰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合格”。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总是越权干涉中小学的具体办学,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不愿意对造成应试教育的计划录取升学制度进行改革。   眼下正在兴致勃勃制订的教师教育标准,无疑是以行政力量干涉中小学具体办学的又一例。从教育现状看,《教师教育标准》着实让人期待。但是,期待之余我对还未面世的“标准”表示怀疑:能让“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的《教师教育标准》本身合格吗?与“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相比,“标准”是否合格才是重要的。教师教育标准当然可以制订,但是,制订者不应是教育行政部门,而应该是教师行业自治组织。   对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来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的教育自主权,这就要求改革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学校中建立教师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管理;二是改革制约中小学教育的中高考制度,如果考试制度不改,“教招考”一体格局不打破,那么,哪怕制订再好的标准,除了反讽现实之外,毫无用处。    基于此,眼下更应该出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标准,严格规定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方式,改变教育行政部门不调查研究、不尊重教育规律、不依法治教的习惯思维。把官员治理好了,中国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解决了。事实上,这是我国落实和贯彻教改《规划纲要》十分关键的环节。
  无数事实证明,教育改革问题出在教育管理行政部门身上。现在的教育环境被一只行政的大手所掌控,地方教育局重视什么,校长就会要求教师做什么。与其把目前教育的问题归结于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不如反思行政部门该怎样给教师们一个宽松的环境。目前教师评职称、分福利、定岗位,哪一点不受制于“以学生应试成绩为纲”? 教师中存在着所谓的“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但把属于教育的问题仅仅记在教师身上,似乎也有避重就轻的意味。教育主管部门发现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固然重要,解决问题的努力也的确应该肯定,但以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们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生态的了解,难道不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光看到教师的问题于事无补?
  这些年,对教育制度的改革从未停歇。包括《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等改革,无不显示出教育者的用心良苦,无不显示其良好的愿望和初衷。但教育体制的每一次改革都只是石子投入水中,除了激起些许涟漪并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即使被寄予厚望的素质教育改革也未能逃过此番命运。新课程改革实施9年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仍是今天教育的真实写照。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体制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命运,很难有大作为。   不可忽视的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包裹着太多的利益博弈。无论是官员的政绩还是学校的水平和教师业绩都与学生的成绩密不可分。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中,学生成绩成为利益载体。教育者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价值取向最终被各种考试制度所固化。教师教死书,死教书,不乏其人;争名夺利,巧取豪夺,教学生抄袭,试卷泄密,为考试而考试,不一而足。不可否认,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时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一个有效制度保证,但如果过于刚性的强调成绩在其中的分量和作用,那么只能产生如上面钟教授提到的那样一个现象的出现:广大中小学老师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因为大家都忙着怎么逼迫学生啃书本提高成绩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研究合作。竞争那么激烈,何谈合作。考评那么刚性,何谈研究。
  考核教师的权力掌握在中小学校或者地方教育部门手中,如果大多数教师为了实现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制定的应试教育目标而面临着考核不称职的风险,那么,不仅教师自己会“积极灵活应对”,学校或地方教育部门大抵也会针对上面的“政策”想出下面的“对策”,帮助引导教师考核过关,这样既维护了教师的面子和利益,也维护了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应试教育利益。   因此,“教育标准”最该涉及的话题应该是如何减少行政对教学的干扰、干涉,在这方面,我们倒是有必要出台标准。因此,我们强烈呼吁由国务院(不能由教育部制定)制定《教育行政管理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对教育行政管理标准大大提高,以改变目前偏重考核考试成绩、让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学生死做题的现状。这个标准应该针对上至教育部,下至地方教育局,应该在《教师教育标准》出台前出台。领衔起草该标准的,应该是国务院专家和一线教师。
  按照新标准,预计现在的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及管理者都不合格,大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因为只会搞升学考核、只会唯分数指挥教育将面临下课的危险。
  在此列举几条,如果贯彻实施到底,教育改革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凡以升学率为考核依据的,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的指标(变相的目标)等,主管部门领导一律就地免职。
  2.凡地方政府投入没有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 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
  3.积极推行校长、行政管理标准化和准入制。不积极推行课改,大肆用周末、周日、晚上等八小时以外时间为学生补习的(免费也不行,因为羊毛往往出在羊身上,或者教师绩效工资将会因用于补习而被稀释)学校领导就地免职,主管部门领导就地免职,终生不得从事教育管理。
  4.教学不遵从儿童发展的,教师一律待岗学习,达到《标准》后再上岗。
  5.行政管理人员,只能按标准执行,不得滥用权力,实行一票否决。
  6. 以万人上线率来搞政绩的,当地一把手就地免职。
  谁都希望孩子们能够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而不必被分数无情地拖入应试的泥沼,其实,这也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教师们的内心期盼。但不得不说的是,《教师教育标准》把现阶段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归咎于一线的普通教师,以为用一纸行政命令逼迫他们必须去“读书、研究、合作”,考核他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就可以让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异想天开?这样一个明显超越于现实的《教师教育标准》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台,完全依此评判恐怕没有几个教师符合这一标准,正好也让对教育多有不满的社会人士很畅快地指责“中小学教师素质低”,不知道这是在帮教育还是在损教育?更让人担心的是,为求达标又会不会催生学校和教师的集体造假呢?所有这些问题,答案到时就可见分晓。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