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教育中的36种心理效应
2014.01.01 18:2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了。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所以,鲁迅有一句人们都认可的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强调要了解学生,但却很少被要求要了解自己。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了解学生固然重要,了解自己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既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才能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要如何了解自己呢?
  首先,要跳出“自我”这个圈子,突破“自我”的局限,“以人为镜”,通过与别人行为及优缺点的比较,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其次,利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消除认识“自我”的“盲区”。一般地说,认识别人比认识“自我”容易,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要求自己要能够广泛地收集来自上下左右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并通过认真分析和判断来认识“自我”。第三,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因为这与正确认识“自我”密切相关。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能既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又不会被别人操纵,遇事能够冷静理智,不会感情用事等等。第四,多参加各种有益的、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有益的、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可以检测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二“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顾客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的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选择和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选择和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选择和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和判断,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选择和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无法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扼杀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其实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专家认为,作业或考试题目的答案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毫无疑问,我们教师如果都像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那样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判断余地。学生将来能够有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三“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釜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
  为什么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所做的实验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们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还是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理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顽童当州长的故事,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叫做大沙头的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罗尔斯小时候,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当地其他孩童一样,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无所事事,令人头疼。幸运的是:罗尔斯当时所在的诺必塔小学来了位叫皮尔.保罗的校长,有一次,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这个故事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四“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总是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然而,人是复杂的,其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为此,心理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有这么一个实验:被试的八十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四组,每组被试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优点;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缺点。当这四组被试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是贬抑显得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我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我们的人更令我们喜欢他。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因为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都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往往会弄巧成拙。尽管如此,这种“增减效应”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不是吗,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诸位教师,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当你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五“贴标签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96年,当时的新安江镇教办在全镇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实际上就是“贴标签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回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笔者曾听一位对孩子绝望的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我只求你做一个寄生虫(没出息,我只好养你一辈子)千万不能做害人虫(违法犯罪)!”
  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孩子就只能自暴自弃了。 (未完待续)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