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关注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比关注怎样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
2014.01.01 18:26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关注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比关注怎样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文/周新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笔者发现,在这一段近200字的文字中,“质量”或“教育质量”共出现8次,“提高质量”也出现了4次,足见《规划纲要》十分重视“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质量”。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视,还可通过“百度”证实:百度一下“提高教育质量”,可找到相关网页约10,000,000篇。这并不奇怪,因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办教育和办学的永恒主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概念来说,它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怎样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但这似乎只是理论逻辑,而现实逻辑则是,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只有对“怎样提高教育质量”的解读,而没有“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的质疑。这不知是“集体无意识”,即没有人意识到提高教育质量还有一个提高怎样的质量的问题,还是“集体共意识”,即所有的人都将教育质量看成是无须讨论的、内涵早已确定的概念,总之在现实中一说到提高教育质量,人们就会在“提高”上下功夫、做文章,如都停留在积极研究和探索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策略、方法、艺术、技术或途径等上。这一现实依然通过百度得到证实:百度一下“怎样提高教育质量”和“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先后找到相关网页约9,150,000篇和约2,830,000篇,两者之和达到近1200万;又百度一下“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虽也显示众多网页,但浏览了所显示的前20页即200篇网页并未发现有一篇网页出现“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的短语。难道对“提高教育质量”来说,“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真是一个不需要关注的问题吗?我们以中学教育为例,先来看看现实中大多数人是怎么看教育质量的。通常,人们把“升学率高”、“平均分高”、“竞赛获奖人数多、级别和等次高”等等同于教育质量高,如:XX中学获得奥赛金牌教学质量高、XX中学中考成绩好教育质量高、XX中学教育质量高今年喜夺高考状元,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显然,这里出现了这样的等式:教育质量=教学质量=考试(竞赛)成绩。那么,教育质量的真正内涵是不是确实如上所述呢?《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是这样解释的:“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我们可首先从我国的教育目的来看教育质量。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注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看出,这一教育目的从两方面规定了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一是包括“美”(以前不提——笔者注)在内的“全面发展”,二是能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或为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亦如《规划纲要》所指明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就是说,检验各级各类教育或学校的质量,根本的标准就是这两条:一是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说若促进作用大,就说明教育质量高,若没有促进或促进作用小,就说明教育质量低;二是看是否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价值取向,意即教育体现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就是教育质量高,反之就是教育质量低。再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看教育质量。为简单明了,本文直接引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注2)简言之,若小学或初中或高中的教育在上述培养目标上达成度高,那么教育质量就高,反之就低。常言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心狂跳。原来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和具体规格都非常明确!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在“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上”形成如“根本标准”和“具体规格”这样的共识。可以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在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和具体规格上是一错再错,既没有将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也没有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不客气地说,人们用需要一点不顾一切的态度,用所谓“教育质量=考试成绩”作为质量标准,既忽悠了大众也忽悠了自己。实际上,我们从我国教育目标和新课程培养目标上,无论如何也得不出类似“教育质量高=升学率高”这样的结论来。还需指出的是,人们所犯的这种错误还不同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错误,根本上属于“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错误。事实上,由于人们一方面在对待“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这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的“集体无意识”,另一方面又绝对信奉技术主义,一味在技巧、方法上追求“怎样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导致我国教育出现大家不愿看到的结果:长期以来,素质教育推进收效甚微,而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当然,这样的应试教育是有很高“质量”的,但这种所谓的高质量并不是好事,因为应试教育“质量”越高就意味着素质教育的质量越低,意味着现行的教育离教育目的和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概而言之,当我们按照《规划纲要》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时,我们不仅关注怎样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要关注提高怎样的教育质量。注:1、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参见:初、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我国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行为,具有分辨是非和自立自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社会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初步的择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