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学校血案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4.01.01 17:2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一、学校血案成因分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年来,特别是2010年初发生的作案分子连续的把屠刀指向学校特别是幼儿和小学生,其前前后后成因极其复杂,除了作案分子自身道德、心理素质极差,有严重的复仇社会的变态心理,以及目前我国在变革过程中,形成的严重的物质的“金钱至上”与精神上的“信仰缺失”深层原因外,从地方行政管理环境的微观、中观和宏观深层次分析,主要有学校教育因、地方政府因和社会环境因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因
首先,由于学校校长、教师长期被应试教育价值观所左右,校长、教师重点追求的是升学率,学生追求的是高分,在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病态教育环境下,一方面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对学生“做人、做事”的教育流于形式,更忽视了健康心理的教育和训练。过重学业负担和流于形式的思想教育导致有的学生带着变态心理从学校走向社会。这类学生进入社会后,既不能够承受社会的各种压力,也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各种丑恶现象,更不能够正确处理人际,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当这类人一遇无法处理的矛盾,就可能采取极端手段。如果从2001年3.6江西芳林村小学血案发生后,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树立战略性的防范意识,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全民素质,也不至于发生如2010年3月到5月这样连续发生这样大的血案。
其次,虽然我过政府历年重视学生思想教育,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思想教育,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学校思想教育始终停留在抽象的知识上,考试分数上,加上各种社会原因导致的有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尽业精神的缺失,思想教育形式主义严重,“管、卡、压”突出,缺乏平等、尊重的探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念,内化细微教育和训练。另一方面,有的“看穿”社会的家长从自身亲身经历出发,不是用平和心态看待、支持和配合对孩子的“教育”,而是采用另一种“一打,二骂,三冷淡”方式教育孩子。这种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良好习惯形成收效盛微。
最后,在整个教育中,学校教师始终处于信息收集、加工、储存和传递的先进环境,教师除了忠实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外,还要求必须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这就决定教师必然是一个耗散结构,各个耗散结构的不同,决定的其思想、行为的各异。所以学校中,有的教师只有对学生要求,自己缺乏“行为示范、身体力行”,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对学生高度负责之心,工作方法简单、粗造等,为学生提供了不良学校做人做事信息。在加之社会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着较为普遍无信仰、敬畏等不良信息,学生也是一个耗散结构体,也可能接受社会的中无信仰、敬畏社会不良信息。因此,教师和社会不良信息都在改变着学生,导致有学生对先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知识信仰和敬畏,从而带着变态的心理进入社会。
(二)地方政府因
第一,十年来,学校血案的不断出现,无论如何,都与地方政府管理观念有关。古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我国早已确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观念,确立这种观念无疑是科学的选择。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坚持的是“以权为本”思想。有地方政府以“维稳”为借口,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干部的选拔条件,干部政绩衡量标准。干部是否绝对听指挥,GDP、上访人数、税收状况等作为衡量是否是好干部基本指标,在这些地方“以人为本”实际只成为宣传口号,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度逐步下降。
第二,我国推行的是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政策,各级领导干部已经基本形成了“最优秀”自居心态。我国行政推行“一把手责任制”,“一把手”就是各单位的最高领导和拥有最终决策和指挥权。加上在有的地方干部的选任、提拔和利益分配等基本上是一把手说了算,导致有的单位干部队伍基本上只有一个声音,只对一把手负责,一把手实际上就成为这个单位“大土皇帝”。“一把手”的示范效应,导致单位部门、项目负责人就是“中土皇帝”“小土皇帝”。在这种以“最优秀”者自居的“土皇帝”网络干部体制下,这些单位领导干部必然是“眼睛向上,拳头向下”,官僚作风突出,形式主义严重,腐败之风盛行,解决矛盾问题方法必然是选择简单和省事,或者动用“拳头”,或者是空洞说教,或者是行政命令等,上下关系和干群关系紧张。
第三,“构建和谐、平安社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安居”才能“乐业”。然而有的地方领导功利思想严重,对下级用从功利出,用“封官许愿,金钱收买,评优选先”为诱饵;对自己则“关心政绩、地位和权力,关心同领导的关系”等,从而无暇顾及“民生、民权”,即使有一点动作,也是为了应付舆论需要。因而地方领导自己的“个人政绩地位权力”和“下级升官发财”合力,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特别是弱势与强势球体之间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矛盾愈突出和尖锐,地方政府对社会、干部、群众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内外部控制更加严密高压。这样地方政府管理就进入愈严密高压,矛盾愈突出,矛盾愈突出,愈严密高压“怪圈”。在这种“怪圈”条件下,地方政府无暇顾及教育安全特别是学校安全,对学校安全设备、设施和人力投资等不足,为作案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三)社会环境因
首先,无论学校如何防范,学校不能改变社会大环境。特别在当今开放的社会、金钱主宰、立体信息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如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15倍左右;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根据国际社会发展规律,人均GDP在3700美元左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塑都可能进入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动荡关键阶段。我国目前实际存在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的现实,导致部分人心理失衡,就可能产生极端行为。
其次,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一边是大城市里有钱有权人的“高楼、别墅、豪车,一掷千金,三妻四妾,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一边是地位卑微的弱势群体成天拖着沉重的身体为“三餐、老婆、孩子”,为还清“蜗居”贷款或筹集买“蜗居”款四处奔波或漂泊;通过人情关系勉强找到工作,还可能随时受到失业的威胁。在物价不断上涨条件下,这种人压力越大,生存状态越差,感觉自己在死亡线上挣扎。
再次,弱势群体特别社会地位卑微群体,即使能够混到一定层次,但是没有金钱做后盾,没有权力作保障,仍然感觉自己地位卑微,没有话语权。特别是感觉自己处于贫困线上挣扎的,精神快要崩溃,或被任意解聘,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人员,有时自己感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感觉自己是完全被社会遗忘的人。本可以通过“上访政府”反映自己诉求,还有一线被救助的希望,但是地方政府又把“上访人数与官员政绩”挂钩后,地方官员千方百计压制和打击上直接关系自己利益的上访人员,弱势群体诉求的途径基本被堵死,让这部分人几乎处于对政府的“失望”或自己生存处于“绝望”的地步,必然产生极端行为。
最后,经济学上有“从林效应”之说。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报刊、电视和网络舆论,我们的领导,在不少场合片面宣传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竞争经济”、“淘汰机制”,给人们的错觉认识和感受,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弱肉强食”经济,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经济,就是“能者上,弱者下”经济,就是“强者发展,弱者被吃”经济。因此这种片面而危险的舆论导向,导致有的弱者“庭而走险”,为制造“轰动效应”,诱众、政府对自己的关注,表现出“我以我血荐轩辕”,“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人不要脸,鬼都害怕”,“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变态心理,选择通过屠刀指向完全无自我防范能力的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
二、避免学校血案发生的应对措施
2010年3月以来,连续发生学校血案之后,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重视。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对于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总理温家宝指示,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要解决深层次矛盾,除了加大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力度之外,从深层次方面思考,综合起来应当采取三条基本应对措施。
(一)教育应对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教育不普及不提高,国家不可能强盛。”可以说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素质既是家庭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需要。
1.要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从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出发,要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当做到五个变革:变革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升学教育”,“分数教育”观念;变革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变革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变革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考试方法;变革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从教育和训练学生具有健康身心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为学生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生理需要,就是安全需要。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既是推行素质教育需要,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师生和谐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个人受益,学校受益,家庭受益,社会受益,国家受益。通过推行安全教育和训练,让学校教师、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预防”和“有效参与他防”的技能。通过推行安全教育和训练,培养师生细致入微的学习、工作作风,培养师生特别是学生树立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识和行为。
3.要营造和谐、平安校园。学校和谐与安全涉及亿万家庭,关系整个社会和谐与安全。处在矛盾重重,事故频发的校园,何谈教育,何谈发展。学校和谐与安全,既是确保广大师生健康发展,也是确保社会、民族和国家健康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营造和谐、平安校园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在战略上,学校要坚持依靠教师办学;教师要坚持依靠学生教育;学生坚持依靠教师学习;家长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在战术上,学校要坚持依法管理、民主办学;坚持建立健全人文制度和管理;坚持人文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为教师营造一个学高为师,行为示范的良好环境,切实为促进教师为学生尽心尽职、尽责。
(二)政府应对
我国政体确定了我国实行的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一府两院制。宪法明确规定,政府负责国家管理事务。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谐、平安社会的构建,是宪法和人民赋予政府的历史责任。政府应当从深层次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改革,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切实为人民创造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社会。政府除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学校警力、保安,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安保巡逻,切实进行治标性安全管理外,从治本角度思考,应当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政府官员观念和行为变革,改善干群关系。政府官员特别是处于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要转变“等级地位观念”“功利主义观念”,“以权为本观念”,切实回归党的章程所规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上来。如培养和选拔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以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切实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疾苦”,能够“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切实为民权和民生”,能够自觉接受“群众或者舆论监督”为基本条件,逐步树立政府官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改善干群关系,这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关键。
其次,民权民生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建立诚信政府。政府官员观念转变不是空洞口号,必须有事实行为上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建立和健全“民权、民生”机制,逐步变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切实体现维护“民权和民生”干部机制。如对县处级及其以下领导干部采取定期由“选区公民直接选举、信任度测评、信任度公示、信任度报刊舆论监督、公民诉求畅通机制,让公民切实享有对领导干部的控制权,才能够克服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这些领导干部切实对百姓的民权和民生负责,诚信政府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是建立诚信政府,解决干群关系紧张,减少或者避免极端危害社会行为的前提。
再次,发挥政府职能,营造和谐社会。我党从建立那天起打出的一面旗帜,就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走共同富裕道路。政府要根据法律赋予自己职能,充分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措施,切实实现缩小贫富差距、身份地位差距,职业地位差距等。如通过税收、工资、转移支付等手段强行实施合理的一、二、三次分配;大力提倡和表彰有钱人捐赠,形成慈善风气;切实改善贫困、落后地方生活和工作条件;逐步提高免费教育年限,大力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事业等,这是逐步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保证。
(三)社会应对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社会是指除学校、政府、政府部门以外人群的各种共同体,包括企业和非企业单位,广大公民。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教育法》第46条第2款规定: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支持学校的建设,参与学校管理。所以面对学校血案的发生,社会采取有力措施参与应对也是法律赋予自己历史责任。从深层次讲,社会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应对。
1.社会舆论引导、关注弱势群体。现代社会是名副其实的立体信息社会,只要有基本网络知识和技能现代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报刊、影视,网络等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或者通过一定途径发布自己的信息。现代人始终处于导向和被导向的现代信息之中。特别在报刊,影视是“党的喉舌”传统观念指导下,报刊、影视提供的信息的公信力下降,网络提供的信息公信力在增强条件下,社会舆论工作者和信息发布者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正气、鞭挞邪恶、解疑释惑、澄清是非,引导国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其中,社会舆论应当关心和报道社会弱势群体,应当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诉求和舆论支持,反映弱势群体的心声,促进弱势群体问题诉求的解决,引领弱势群体身心健康发展,让弱势群体感受社会的温暖,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弱势群体对政府、社会的信任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畅通信息渠道,切实解决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单位的基本责任。民生问题是否解决得好,既关系单位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民生应当成为社会各单位关注和解决的重点。当这些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特别是自己合法权益受侵犯,或者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因婚姻、家庭矛盾,人际矛盾不能够合理处理,需要支持的时候,都希望有畅通的渠道反映自己诉求,从而使这部分群体不满情绪达到有效释放,使自己的民生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是保证弱势群体保持平常或者健康心态面对社会、生活,对政府、社会、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不可缺少条件。因此,社会各单位、群体组织,都要建立和健全畅通民生问题信息渠道,切实建立和健全解决民生特别是弱势群体民生问题运行机制。
3.建立社区教育共同体,形成尊师重教文化。传统学校管理体制决定了学校由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实际这只是一种直线式的行政思维。实际上,任何一所学校都与社区有着天然的联系,传统教育管理严重地忽视了这种天然联系。我国教育法早就规定,“全社会都应当支持教育”,全社会支持教育是学校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社会支持教育的有效组织保证就是建立社区教育共同体——“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基本责任是为学校创建“德育、安全、实践”条件,组织所在社区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为学校排忧解难,形成社区尊师重教的文化环境。这是确保学校安全的长效机制。
总之,我国目前有小学、幼儿园170万所,如果每为每所小学和幼儿园增加2名训练有素的警察就得增加340万警察;如果每所小学和幼儿园增加三名训练有素的保安,就得增加510万保安。政府要增加近千万警力和保安维护学校安全,显然不现实。加上还有类似的严重学校案件,如针对学生的绑架案、抢劫案、强奸案时有发生,学生自杀案、打架斗殴案等也时有发生,我们能够为每个班级配备警察或保安吗?因此,靠增加警察和保安的办法来遏止校园血案发生,不是长效办法。从战略意义来讲,各级政府必须从深层次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遏止或者消除学校血案的再次发生。物理网博客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