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人文教育的希望何在
2014.01.01 14:18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日前,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语文在其中4所高校中成了不考科目。对此,校方给出的解释是:“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在“减负”与“前途”的名义下,语文就这样“被牺牲”了。
语文的这次“被牺牲”,更重彩浓墨地印证了在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洪流中语文被边缘化的迹象。
作为母语的语文,这种命运显得有些悲哀。但真正的悲哀并不属于语文本身。
世界掀起“汉语热”,母语却被我们“边缘化”
邓子庆
有首流行一时的歌叫《中国话》:“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每当哼起这首歌心里总有一种自豪感,为优美的母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自豪。
然而,当听说有些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语文成了不考科目,我心中不免惊讶。时常听到“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篇800字作文就出现近20个错别字”、“大学生写个请假条语句都不通顺”这类逸闻,不得不令人怀疑我们的语文真的不要考了,真的都过关了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几年世界上掀起“汉语热”,孔子学院在海外遍地开花,但我们自己却将母语给边缘化了——纷纷放着“优美的中国话”不学,一味追求外语。这样下去,会不会有一天,全世界很多人都在讲着流利的中国话,单单中国人说的“孔夫子的话”却是如此蹩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国际化语言铺天盖地而来,不断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重视英语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以牺牲母语为前提。我们都知道,汉语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们理应为之感到骄傲。而表达骄傲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爱母语,用行动去重视她、学习她、用好她。
语言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漠视自己的语言,就等于漠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当然,“牺牲”语文,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批评那几所自主招生的大学,因为说到底,它是反映了社会缺乏对母语的应有的敬畏的一种倾向。
放弃的不是语文,而是对人文教育的希望
白 岭
语文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学说话写字,仅仅是传播工具,那么它就不配称为人文科学。古人有云:“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母语是人类思考的基本语言。作为一切人文科学基础的语言学科,母语承载着我们的思维。有人说,你所拥有的词汇越多,意味着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越深,这并不夸张。作为中国人,讲汉语写中文是基本能力,不管你是文科还是理科,也不管你是做会计的,还是研究导弹的。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往往以人文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来换取学科知识的高积累。在专业知识的高墙之上,却面临心灵闭锁、沟通障碍和情感脆弱等人格危机的不在少数,仅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自杀案,都在引发人们的警醒。
数学和英语,是两门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投入时间最多的学科。数学是我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比赛中最擅长拿高分的学科,然而真正的数学人才我们出了几个?英语方面,我们也有被国际公认最擅长考试的学生,但麦肯锡的调查数据则显示,中国内地不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在此意义上说,数学和英语,我们的教育并不成功。只不过,我们所一贯采取的“标准答案训练法”使得这种训练比较容易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分数的提高,代价是人文学科则因此受到更大的挤压。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样的替换,得不偿失。因而近年来,教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素质教育的提法铺天盖地,但始终没有太大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仅有理念是不够的,人才这个大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考试制度是最直接的驱动力。应试制度的一发被挑动,能牵动教育大市场的全身。教育方向的大车轮,终究要看应试制度这个方向盘的眼色。放弃语文的招生,具有极其不良的暗示作用,它传达的是对人文学科的离弃。不知道如此的科目设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作为高等学府,对于考试学科的取舍如此草率,实在堪忧。
套用一种时尚的句型说:我学的不是语言,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你放弃的不是语文,而是对人文教育的希望。
语文“被牺牲”是文化的沦落
宁 波
记得20世纪70年代曾流行过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30多年过去了,我们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教育仍因循着这一套路,只不过为了适应全球化,变成了“学好数学和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从今天社会上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可以看出语文的日渐衰微:孩子们若英语考得好,家长们往往非常开心,夸奖孩子聪明伶俐,至于语文则未必会有这么高的“待遇”。
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最后一课》,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说明了语言是培养人、造就人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核心载体。
语文并非简单地教会学生学习母语、使用母语,更是通过母语教育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语文的“牺牲”是民族文化的沦落,年青一代纵然掌握了某些实用的才能,但却没有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更谈何以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为己任?
语文不是理工科人才的“绊脚石”
孙 颖
很多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表示,如果哪一天复旦大学要是能够自主招生的话,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再参加其它的考试了。
身为著名的数学家,却将语文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这说明语文不仅不是理工科专业人才的“绊脚石”,却有可能是成才路上的重要积淀。
历史上,我们看到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大数学家笛卡尔对诗歌情有独钟,认为“诗是激情和想象力的产物”。为马克思所敬仰的数学家莱布尼兹,从小对诗歌和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数学王子高斯在哥廷根大学期间最喜好的两门学科是数学和语言,并终生保持对它们的爱好。再看看国内的数学家。华罗庚能诗善文,所写的科普文章居高临下,通俗易懂,是值得后人效法的楷模。苏步青自幼热爱旧体诗词,读过许多文史书籍,他把诗词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靠它来调剂生活。可见,文学修养不仅不会成为理工科专业人才成长的负担,而且还是一个催生科学想象力,激发创造灵感的源泉。
认为语文是负担的人,恐怕还没有理解语文所指的含义。“语文”不光是指“语言文字”,而是更多地包含着文化。正是这种文化才让想象力和创造力迸发,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
如果理工科专业人才只懂专业知识而丢掉了语文,这就好比作画最初的底色没有打好,之后的画面色彩也必定大打折扣,并最终影响整幅画作的质量。试想,一个不会写文章的工程师,怎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告诉世人?一个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科学家,又怎么可能心怀忧国忧民的情怀,身负不断求索的使命?
“英语很重要”是一个真实的生存状态
王传涛
“英语很重要”抑或是背后的“汉语不重要”,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无奈而真实的生存寓言,已经没有去计较、质疑甚至是责骂的必要。如果非得要质疑点什么,我想从小学到大学乃至于考研考博士的考试和教育体制,才应该是质疑的焦点。
中小学中最流行的学科观点是:语文皮厚,学与不学,成绩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考试中英语和数学好的同学,可以得到接近满分的成绩,差的则可能不及格或者是二三十分,这下分数就差开了,而语文考得好不好最多也就是一两分选择题的差距。
到了大学,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可有一门课程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英语。这门必修课,不同于政治,考试之严格、竞争之激烈是难以想像的。每位大学生必须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听上两年英语课,然后去参加数不完的期末考试以及四六级考。更重要的是,许多高校还明令规定 “英语不过六级者”,不授予学士学位——这一点很要命,青年学子们的求学之梦,牢牢地被系在了英语一科之上。
到了考硕考博还要考英语,无论你是考数理化专业,还是考史地生专业,你的英语水平一定要达到国家线之上,否则,即便专业成绩再高也不可能去参加面试。
“英语很重要”已是个真实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这些高校自主招进来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都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英语好是肯定的。但这样的真实也许正是以冷落语文为代价的,因为在现实生存中其重要性似乎远远比不上英语。但功利的诉求,挤压的却是更值得珍惜的人文精神。
打破画地为牢的人文教育
谈旭栋
台湾的黄宽重先生曾在北大作过关于“台湾人文学的困境和突破”的报告,其中提到台湾的中等教育体系十分狭隘,高二开始就文理分家,文科和理科从此分道扬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台湾的大学又纷纷推出通识教育。看似是很好的举措,却因教学内容流于表面,八股而毫无生气,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对比台湾的境况,这一切与大陆何其相似。
语文受到冷落,我不同意这是缘于所谓社会的功利性。把教育问题推向社会,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事实上,台湾类似的教训证明了,这并不全是社会的责任,而是与基础教育的制度和理念休戚相关的。
现今有一种对于语文教育的理念,觉得所谓语文,就是能理解经典名著、能背诵几首唐诗宋词,让人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足够了;觉得理工科专业能锻炼人的思考能力,能带来过硬的专业技术。这种画地为牢的想法乃至做法,其实已经把语文摆到了边缘的地位。语文就仅仅是背诵名诗名句么?语文就仅仅是经典鉴赏、阅读理解么?我倒认为,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并无二致,都需要专业的训练,都是一种视野和能力的培养。而这种培养,需要优秀的师资,需要科学的学术培养方法,需要人文研究的氛围。简单的文理一刀切,或者简单的上下五千年式教育,无论文理,都会让人觉得枯燥无聊,而这样的学科,还是早日边缘化的好!
要从狭义走向“大语文”
江 莘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边缘化由来已久。记得当年备战高考时,学生们总能达成这样的共识,语文是最不受重视的科目,与其花三个下午用来背诵古诗词,来提高古文部分成绩,还不如一下午演算数理化的效果来得明显。付出和产出这笔账,明眼人一目了然。很难说这就是十足功利,尤其反映在高考成绩上,语文考试能过120分的,用今日流行语来说,已然是牛人一个,至于数理化,甚至英语,才是考试的重头,因此也称得上战略优化。
另外,从教学角度而言,中学大部分时间,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目始终处于“游离”状态。特别是语文课,教师们常常抱怨,却很难改变其尴尬处境,甚至一度面临要开设“双语教学”以图革新的局面。这多少也容易理解,试想当一篇篇美文被机械地肢解,枯燥重复着答题思路、模式的演习,想象力早已烟消云散,更别提余音绕梁再三回味。值得一提的是,在语文边缘化过程中,英语科目的影响力尤为明显。今日英语教学几乎覆盖了教育的不同阶段,便可见一斑。
然而反思语文边缘化,更应重视在自身内部寻找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因受到现代学科划分影响,往往呈现为狭义上的“语文”,强调字句篇章等基础知识,或者是一部简洁、拆散、打乱的“文学史”,缺乏对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开掘,而日常应用文书的教学也向来薄弱。或许以“大语文”视角出发,为语文科目注入新活力,激发、重组传统资源,或许一时半会没有什么用处,也无法更好起到为高考考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至少我们的语文教育,能否引领学生路过几扇打开后能看到外头不同风景的窗户,能否培养对民族或是世界的文化的好奇、兴趣和敬意,能否促使学生留意自我的生命史,并有一些小小发现或思考呢?(解放日报)物理网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