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教育质量到底为何物
2014.01.01 11:45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卢 书 民;教育质量,全人类都很关注,整天也在谈论,但谈清楚了吗?
先来看《人民日报》2010年元月26日刊登的一则安徽淮北市一名42岁的母亲与“网游”争夺16岁儿子的消息。消息称,“周末是家长的‘受难日’,儿子为要钱上网曾掐住我的脖子”;该位母亲曾经“三次放煤气想结束一切”;2009年4月9日,班主任对这位母亲说:“你的儿子像一颗炸弹,你把他带走吧,今天立刻带走。”语气如此尖硬。无奈,家长只好带着学子千里迢迢去山东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网戒中心”求助。
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呐喊道:“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
看罢报道,令人震惊之余更是愤怨后的思索。
震惊,是因为做家长的竟如此无奈。今天的无奈主要是因为昨天的溺爱和不教(或不会教)的结果。这不禁又使我们想起成都市一位母亲几年前曾将不听话的孩子捆绑于街头示众的场景。
震惊,还因为我们的学子竟如此无知。学子今天的无知当然是当年学前家长、学后学校的原因所造成。
愤怨,不是因为学子的无知,也不是因为家长的无奈,更不是因为互联网发展后其负面因素对社会的污染,而是因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智商肯定没问题),学校的无能和班主任老师对学子的抛弃行为,更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质量(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不管是各类培训机构,还是名目繁多的辅导,都不愿意接纳“顽皮”的学子)竟然如此低下……
该学校和班主任对学子的抛弃行为使人们又一次联想到了教育质量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幻想教育万能,但抛弃学子的行为却是对孩子接受教育权的剥夺,也是教育无能的象征。医院不是教育机构,尚能帮学子戒掉网瘾,学校却要抛弃,这不是没有能力负责任,不是教育质量低下,又能解释为什么呢?
思索教育质量,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在内的全社会成员都很重视,而且自从人类有了学校就一直谈论到今天。甚至一谈到世界设立诺贝尔奖的109年间,特别是中国的教育界在解放后的60年里竟然没有直接培养出一名获奖者时,国人不仅感到不满,甚至感到羞辱!所以,我们在大谈教育改革、成果、资源公平享用、提高教育质量的时候,始终不见有系统的教育质量及其监测、评估的论述,更不用说谁去“监测”、“评估”,怎么“监测”、“评估”了。
到底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又怎么监测,怎么评估?按理笔者无资格谈论此事。但教育盛衰,匹夫有责啊!就不妨根据自己的肤浅认识谈点教育质量的基础观点(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估另论),以期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和凝炼、升华。
我们常常把中小学的升学率当成了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尺,把大学的就业率和什么样(谁家)的学子在该校就读,以及在显眼行业、要害部门的工作人数(甚至官位高低)当成了该校引以为豪的教育质量的度量衡,这真是天大的误解。诚然,这些也应该看,但这不是唯一的,甚至根本不应作为主要标准。
教育质量,虽是个很复杂,也很抽象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完整的概念来定义。但是,用一些实用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去衡量、监测、评估是完全可以的。就像上面家长与“网游”争夺学子的案例中,如果学校不是抛弃那位学子,而是采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把学子挽救回来,并教化成才(医院能做,学校更应该会做,还一定要做好,做卓越),才能说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高。否则,学校、老师不怎么费劲,仅仅教一些笔试成绩很好,很“听话”的学生,那不叫高质量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在那里帮家长照看孩子而已。所以,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不管是大学,还是别的培训机构,只要能对80%以上学子的注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生涯设计能力、探究鉴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联想贯通能力、回报能力、说服沟通能力和对事物(包括对文化课)的兴趣保鲜与兴趣再生等11种能力培养成功,就是高质量的教育标准。当然,人若要高质量的生存,需要96种能力在不同场合和谐应用,但这11种能力是最基本的东西,就像大厦的地基一样重要。
一所大学,不管是名牌的,还是非名牌的;不管是民办的,还是官办的,只要培养的学子有60%以上能在自己人生长河的任何一个阶段,解决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中一些最基本的难题,对国家的“四大文明”建设有贡献,并有10%以上的学子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经过努力开发出与国际社会高标准相适应的项目(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不管是政治的,还是生态的……),就是高质量的大学。哪些放着自己的学子不好好培养,整天拉虎皮做大旗,举办什么学历、资质培训,举办什么考前辅导、各类讲座而敛取黒心钱财(并非所有的培训、讲座、辅导都有问题),甚至靠发放(陕西育才专修学院就给86名学子发放了)假学历而生活的高校,能说它有教育质量?
如果说暂时不成器的学子是“炸弹”,那学校就应该是“排弹”的科学设施,老师就应该是“排弹”的专家,否则,“教师”这个教化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学校”这个育才机构,何以名实相符?如果某学子走向社会连最基本的生活难题都难以应对,连几件脏衣服都依赖母亲洗熨,见人只会机械地说“您好”、“再见”(13岁就步入大学校门,但11年后却被社科院辞退的“天才”研究生魏某就是典例),只能说这样的学子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的学校教育都是失败的,包括家教在内。因为,人生而向善,非生而向恶!
所以,高质量的教育并不是对“听话”学子的简单看护,对“问题学子”的疏忽抛弃;不是像花工为了整齐而对花草进行齐刷刷的修剪一样,对学子的探究天性予以扼杀;不是把三年的课程并作两年慌慌张张地教完,却为了收取所谓的补课费再用一年的时间补旧课(是课外社会知识或开发潜能倒也罢了);也不是对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笔试高手,能力低手,有学历、没文化的“O型”人的培养;更不是用自己已经沦落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对学子的熏染!而是在教育全球化到来的今天,善于将“国际教育本土化”和“本土教育国际化”灵活运用,并着眼于“国际公民”(不仅仅是“国家公民”)的培养理念,对学子进行高质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96种能力的成功培养,直至成为“W型”,甚至“C型”,最起码也应是“M型”人才!物理网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