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孩子们的能力那里去了
2013.12.31 14:20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教过数学的老师一定见过这样的填空题,条件中有单位,出题者故意在空线后不带单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孩子们把答案高兴地填上后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做下一题时,他们或许不晓得自己掉进了出题者设计的“陷阱”里。阅卷老师怀着遗憾或扣分的快感打上叉子后,接下来就是科任老师与学生的扼腕叹息。责备与自责,功亏一篑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一个微妙小奇观。
在我县的这次期中考试卷中,七年级数学的一个压轴题是这样的:一个边长为16的正方形,顺次连结其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正方形,如此反复,问最外面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一个学生把边长看成了周长展开分析,过程正确,且思路简洁。结果可想而知,九分的题一分没有。后来我看到在新一轮优秀生考试中,更是严格的让一般人就找不出究竟错在哪里。比如化简求值,若没有化简过程,化简结果正确,带入求值也正确,也是一分没有。更不能理解的是作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最终结果为什么不可以是顶点式,不化为一般式就视为错误;在整式的乘除中,计算的最终结果一定要化为和差式吗?几何证明题的辅助线交代不明,比如做高没有用文字说明垂足都要扣掉一分——结下来是老师气,家长气,学生自己也气,还不如“不会”的好。如此种种作为应试教育的一个“负”产品在每一次考试之后就会遍地开花,只要你仔细看,仔细听,就会觉得好不热闹,好不伤感。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计算题是只看结果;应用题除去正确的“解、设”、“检验,作答”之外,作为关键之步的“方程的建立”所在的分值也就所剩无几了。我在想:数学考试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考察表达能力还是考察逻辑推理能力?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中,基本知识可以靠死答案来检验,那么基本技能怎样来体现呢?数学一向扳着精确严厉的面孔来要求孩子们循规蹈矩,可精确性与严密性从何而来?不正是科学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带来的吗?或者严密与精确一旦脱离了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参与,即使穿上标准答案的衣服,也难免成为一个僵死的符号,推入死记硬背的储备库,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为了完成标准答案所要求的条条框框,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操练,这样势必会透支掉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思维的自由发挥所必要的时间,进而减缓甚至是阻碍知识向能力和智力向智慧转化的效率。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高分低能”。能力哪里去啦,能力都被标准答案“格式化”了。
你看整个中小学基础教育,试卷整天飘雪花一样,练的什么,基本上都是标准答案,有的问题根本不用思考,标准答案都在脑子里。也有好多学生对于标准答案的格式所需要的文字书写苦恼不已,所以字体潦草在80%的程度上都可以归因于书写量过大而迫不得已的应付所造成。因为在标准答案面前,老师的板子是铁面无私,惩戒的方法应有尽有,于是积极的兴趣和能力的棱角被打碎后就成了消极的抵抗应付和奴隶般无奈的顺从。这种负面情绪带给教师的往往就是职业倦怠和价值迷茫——我们究竟在干什么,教育人还是奴化人?
因此我认为这种标准答案式的教育是扼杀天性和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是束缚人性和捆绑智力的最好途径。
还记得一位数学老师看到一个孩子在一道综合展示题中把一块砖和5克连在了一起,很是纳闷,接着又看到这孩子的解释是:我的爸爸是一个建筑工地上的搬砖工,我希望一块砖只有5克,这样我的爸爸就不会太累了。这位老师扣了一分,又加上了一分,是因为这孩子的“爱心一百分”。
有时我想,这样的老师之存在,不论搞什么教育,都是教育的一笔财富。
因此在素质教育名存实亡的应试大环境中,如果再用僵死的知识答案来框剪,捆绑甚至否定孩子们积极正确的思维成果,那么素质教育真的是无处藏身了。
这种僵死的标准答案不但体现在数学中,更多地体现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阅卷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曾呼吁,以试卷为导向促进素质教育,这并不是水火不容,就似水火通过容器间隔为我们提供了每日三餐一样,矛盾的对立面之间所蓄积的能量的合理转化恰好是新生事物得以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同样,一份份机制灵活、充满人文气息与应用实践观念的试卷绝对可以引领教育的时尚,自觉地把注入式、死记硬背推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埋葬。我们已经看到了试题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同时,我还借此呼吁,重新确定阅卷标准,概括为一句话:
即,让孩子们在试卷上展示出来的素质得到肯定。
这是在为以死知识为标志的应试教育注入新鲜的空气和血液。这样孩子们就会因试卷上少几个陷阱而少一点恐惧,反而多一点自信、张扬的个性和思维的自由。(物理网资料整合)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