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论“校长推荐制招生”的可行性
2013.12.31 00:4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按照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具体来说,北大根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学生报 名资料进行审核。合格者将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
  作为中国顶级高校之一,每当北大推出一项新政策,都会引来公众的关注和争论。而这一次“校长推荐制”受到了广泛质疑,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表示了反对。按理说,北大具有自主招生权,“校长实名推荐”是其高招改革的一项举措,可以为更多的偏才、怪才打开北大的大门,应该受到公众的欢迎才对,为何现在几乎不见掌声呢?
  北大的这个消息,现在已经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尽管北大在实施这个方案之前,或许即已经把实施的意义、价值以及远景酝酿得稳妥再稳妥、成熟再成熟了,但这个方案一经推出,还是引来了人们的不少非议。北大当然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充足准备,比如校长的资格不是终身制、有严格的审查、要在北大网站进行公示云云。
  其实,一切华丽的大说辞、大道理、大意义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现今实行的分数录取制,是最客观、最公平、最不容易作弊的一个制度,它保有了高考或北大录取的相对公正性。诚然,它也有诸如北大需要改革的借口那般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笔者认为:改进的10分可能,招来的更可能是腐败的百分可能;把一个带有几分理想色彩的方案,推向一个龌龊的染缸现实中,至少现在,时机上是不妥当,不适宜的。
  简单说来,笔者的疑惑有四。
  其一、北大力主推行“推荐制”改革的相关人员,不会天真到不知道当今教育界普遍滑坡、堕落的现实,不会不知道高度集中且被高度追求的权力,是教育滑坡、堕落的根源。如此情形下,放开客观尺度,把30分加分的权力,下放给自己并无接触、并无了解的各地校长,结果可想而知——当初设计并公布的颇具理想化的方案,究竟能在几许程度上实现,或者说,其推出之初,即已然异化与否,很值得人怀疑。那么,这个方案公布的公开目的、价值、意义之外、表面之外的内里真实动机,很值得人怀疑。我们不惮揣测北大的明规则之外,还有不能言说的“潜规则”,但这不是人们不去怀疑的理由。
  校长可否都掌握了识“千里马”的技术?一些校长长期位居官位而疏于学教一线,他是否具备推荐优秀学生的能力实在值得怀疑。进而言之,校长有权推荐学生,而谁来“推荐”这个校长?这个校长在具有推荐权之前是否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如果学生普遍对校长能否公正地推荐优秀人才存在广泛的质疑,其推荐结果必然伤害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其二、北大当知,当今社会现实之下,客观多一些,公平多一些,主观多一些,腐败多一些。为了一个并不能检验其效果的人才吸引方案,而打破客观,力求主观,这很容易又会使人揣测到潜在的动机。谁人都知,权力以及特权的腐败,有时候并不是明显的、可判别、追究的,尤其是在名额制、极其紧俏的情形下,腐败完全可以以及能够做到全无痕迹的。比如,在只有一个名额却有10个条件完全一样的孩子的情况下——在人才济济之今朝,一个名额百名孩子竞争的情形,也完全可能,当此,你说这中学校长的推荐腐败,岂能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且名正言顺、堂而皇之的呢?显然,北大设定的“推荐制”录取的前提是:在同等条件下,在只有两个名额、非此即彼的条件下,被推荐更有价值和意义,这,其实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是根本不存在的。
  其三、北大当对实行这个制度后,有资格推荐的中学校长与北大之间的关系,有所准备及设定。可以预见到的是,实行这个制度后,相关中学校长会具有比区县教育局、或者市级甚至省级教育局局长还要大的权力,这个权力单凭着该中学校长子虚乌有、无从鉴定检验的“教育理念、声望”来支撑,显然是极其可笑的。这个制度若实行下去,中学校长成为相关地区、省市与北大相关部门、人员之间,利益输送、交换的纽带和桥梁,当是个不争的现实。这一点,是北大无从也不能解释得清楚的。退一步来说,北大赋予中学校长这么大的权力,谁又能保证这个权力的赋予是仅以观念而非物质来实现的?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前景是,北大相关方面和中学校长之间,今后有没有“见面”、“培训”,或者是匿名、匿面?这应该也是保证公平、公正不出猫腻、少有利益输送可能的关键一环!
  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已经让公众产生了很大焦虑;人们有理由担心,一旦这一制度就这样实施,那些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势必成为“公关”的目标。而在北大“校长推荐制”的设计中,校长是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环节;但是,谁也无法保证,那些校长都是行为世范、心怀教育的“伯乐”,能够面对诱惑不动摇,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一旦受到权欲的染指,“校长推荐制”就将扭曲变异,挡住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贫寒学子的北大之路。
  还有,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北大若实行这个制度后,所招收的学生的质量,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并且肯定会比单纯招生的质量或许要好——但是,这恰恰是以牺牲公平、公正为前提的!北大声称,将对相关学生进行公示。且不说单就前述情形而言,十之取一、百之取一则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客观性而言,相关方面早就做好了公示包括彻底调查的局,单就公示本身来说,即不能令人相信其可操作性。北大可能拿出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对此进行核查吗?这样大的一笔成本,难道就没有进行过考虑吗?“校长推荐制”的核心不是“校长”。校长是靠不住的;自主招生的改革和完善,不应靠个人的良心,而是靠完备的制度设计和透明的监督。比如说,这项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什么样的?在细节上如何保障公开公正透明?它实施的每一步是否被有效监督?一旦出现问题,除了取消资格之外,是否有详备的究责与惩戒机制?如果北大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保证“校长推荐制”的公平公正。也才会让公众的焦虑少一点,信任多一点。物理网(gaozhongwuli.com)文章整理。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