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理工大学博士退学有感
2013.12.30 23:53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最近有篇《博士退学记》的文章挺火,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北京理工大学一个叫修良章的博士生,因为与同住的另外一位博士生舍友无法相处,要求换宿舍未果,在绝食抗争也无效后,选择了退学。这事本身没什么,但文章中写到的一些博士生经济状况的细节却引人关注,博士生们极端窘迫的生活出乎很多人的意外。
国务院学位办的一个调查显示,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平均每月的收入只有350元。除了少数理工科的学生能帮导师做一些项目而获得一些收入外,大多数博士生都是靠这点微薄的补贴熬着,而立之年后还要受父母兄弟接济,是无数博士生难以启齿的现实。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历来激励学子们拼命苦读的动力所在。修良章这样描述他的家人的期盼:“他们觉得读博是光宗耀祖挺有面子的事情,每个人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像灯塔一样,我出来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然而,最近的一则新闻给这种热烈的期盼泼了一瓢冰水:9月17日,一位在浙大工作的涂姓海归博士跳楼自杀。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扣除房租后,到手的收入是2000多元。有人算过,按这个收入,他如果要在杭州买一套像样的房子,差不多要攒一个世纪。那么,是不是将来职称上去了就好了呢?也难!虽然这些年我国高校的资金越来越充裕,但青年教师分到的蛋糕却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高校学术资源日益行政化,分蛋糕的权力都掌握在少数大佬手中,大佬们富得流油,青年教师穷得滴血,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面对这样的现实,国内的博士生招考也越来越不景气,有很多学者都抱怨,现在招到的博士生素质逐年下降。“都没什么能做学问的人了!都是些实在找不到工作混不下去的人在考博士生!”
但去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按前面我们说到的这些,照理读博士是没什么吸引力的,为什么数量还是这么庞大呢?最近,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捅出了一个真相:“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优秀的在校学生不愿意读博士,看来官员们倒是趋之若鹜。
按说博士官员多了,说明公务员素质提高了,这是好事呀。可问题没这么简单,据报载,重庆市所辖40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已有10余人取得了西南大学的博士学位。很显然,不是博士们削尖脑袋往官场里混,而是官员们往博士里混。这些博士含金量如何,是否靠寒窗苦读来的?我们来看几个被双规的博士官员的例子。
被双规的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王益,仅用了约两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人们普遍质疑,王益的工作地点在北京,而西南财大在成都,他怎么上课、考试的呢?日理万机的证监会副主席,如何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还发表了几篇论文呢?
前深圳市长许宗衡,本来是中专学历,后来官越做越大,学位也越来越高,成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和“美国国际东西方工商管理”的双硕士。
被判死缓的成都原市委宣传部长高勇,工作时是本科,仕途一路攀升,学历也上到了博士,期间甚至还当了“硕导”——指导四川一鸡精厂老板完成了硕士论文。
随着他们腐败行为的败露,其博士硕士是怎么来的,也就不言自明了。
人大校长纪宝成的一番话得罪的人不少,一定让很多拿着博士学位的官员很不舒服,他们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儒帅”、“学者型官员”的形象,一下子就露了馅,以后是否要在名片上加上一个博士的后缀,看来是要想想了。
物理网(gaozhongwuli.com)资料整合。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