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经典的家教误区分析
2013.12.28 14:47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把孩子当玩物,拿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


幼教已越来越引起年轻家长的重视,这是好事,也值得提倡。然而,有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带入了一种家教误区,视孩子为玩物,拿孩子作为自己“光宗耀祖”、“教育有方”的炫耀资本。


比如有些家长为了面子与他人进行攀比,总喜欢有意无意地拿自己孩子的聪明说事,说什么“我的孩子钢琴过了多少级”,“我的孩子会背多少首唐诗”,“我的孩子在全年级考了第一”等等,不一而足。看起来这是小事一桩,但反映了家长极不务实的一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


据媒体报道,元旦以来,嘉嘉的爷爷奶奶几乎天天提醒罗女士,“多教孩子背些唐诗和儿歌,春节回老家后也好在亲戚朋友面前露两手。”对此,罗女士表示,“亲戚家也有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宝宝,大家聚在一起,难免拿孩子相互攀比。过年带着孩子聚会,难免谈及教育话题,要是宝宝张口就能又背又唱,亲朋好友肯定对孩子刮目相看,家长也有面子。”


罗女士的女儿嘉嘉还不到两岁半,为了这个“面子”,罗女士每天一下班就往回赶,打开电脑播放中、英、韩等不同语种的优秀儿歌给女儿听,听完还带着女儿一起唱。她还买来幼儿版《唐诗》、《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一字一句教给女儿听。“不识字不要紧,会背就行。”罗女士说。女儿闹脾气不爱“学习”时,她恩威并施,一边买零食哄孩子,一边板着脸逼孩子学。


让还不到两岁半的孩子又是背唐诗,又是学韩歌,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春节回老家时在“亲戚朋友面前露两手”,这一“露”,家长是有面子了,而孩子的身心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欢笑,没有了快乐,完全变成了家长的“玩物”,这样培养孩子,与“揠苗助长”又有什么区别?到头来会不会落得一个“伤仲永”的下场?


家教最怕陷入教育误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老舍先生的话至少给我们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在亲人朋友面前表扬、赏识孩子应该有个度,如果没有原则地夸孩子“你真好”、“你真厉害”、“你真棒”,只会对孩子造成误导,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所有事”都做得很好,不仅认识会出现偏差,也很容易让孩子做事的动机走向功利化,即为了外在的表扬、赞美而做事。这种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往往会让孩子在言行举止上出现一些对自我发展不利的行为,比如不再积极努力,比如容不得别人的批评、听不得别人的不同意见,甚至会为了获得荣誉和赞美“不择手段”。


二是当家长拿孩子炫耀时,教育的动机则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当孩子给足自己“面子”时,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或者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丢了面子,我们往往很难平心静气的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不是批评、呵斥就是动手打人。家长这时的举动和语言,最容易被伤害的就是孩子的自尊心,这种被再次伤害的体验无论对孩子“走出困境”还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树立,而且会影响到孩子抗挫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孩子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三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一定机会的展示和表现是可取的,这种展示和表现会让孩子获得一种兴奋、快乐的体验,即我们所说的“成功感”,这种体验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但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去“展示”,去“表现”。比如孩子会背几首诗,见人就炫耀;孩子刚学会一首钢琴曲,家里来人就逼着孩子弹,等等。这种炫耀式的展示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四是父母要用瞻前的眼光看待家教,学会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反省自我,学会从孩子一生发展的角度来教育孩子,看待和对待孩子的行为表现。无论孩子聪明与否,都不要因为孩子在某方面稍显突出就感觉自己很是风光,拿去炫耀。孩子毕竟是人,不是玩物,如果我们今天为了所谓的“面子”把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么留给我们明天乃至我们一生的将是无尽的伤痛和后悔。故此,在整个家教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为了面子去教育孩子,为了炫耀而“展示”孩子时,就要学会反思,不要让我们的面子成了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因此,为了走出家教误区,请家长记住这条原则:不要把孩子当作玩物,拿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强迫孩子去学习她不愿学习的东西。因为孩子上学前能背很多唐诗,看似不错,但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弊大于利。须谨记的是,幼儿尚处在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的方法是让幼儿从感知事物的表象入手,迎合孩子们的口味,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切入幼儿心灵进行施教。

文章来自网络;由物理网博客整理发布。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