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家长,请不要让孩子“被喜欢”
2013.12.27 00:04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第四批写作训练开始了。虽然小学员经历不同,但经过一到两次课,我对几个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大致有了了解,可以有的放矢的开始针对性的训练了。


  孩子的能力与表现各异,有的机敏,也有的反应不够快,还有的从内心深处在自觉不自觉地抗拒。诚如前文所言,孩子的外在表现都是父母的教育结果,一切都是综合教育所致。


  很明显,第四批家长的表现就不如第三批家长的整齐划一了,第三批家长全是孩子学校的家长QQ群的管理员,至少彼此知道,所以,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我,我爱怎么辅导就怎么辅导,家长对过程不过问,因为他们能看到比较明显的结果,所以我能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训练。第四批孩子的来源更宽泛,除几个做教师的家长表现基本一致外,其它家长表现各异。从家长的言行中我发现了一些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成长的倾向。


  新同学的第一次课,我们建议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后随即离去,但有家长坚持不走,我知道是要观察如何上课,所以没再坚持。孩子在游戏与漫谈式地“上课”,父母们在外室交流,其实这对孩子们是不利的。即使父母一言不发地在外面,孩子也知道父母在他不远处,针对不远处的父母,有的孩子心存依赖而产生安全感,有的孩子觉得被管的过多而心情烦躁,总之,无一点好处。父母为何就不离开三个小时让孩子独立行为呢?因为不放心,他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判断一些事情,尽管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在明年暑假结束前让孩子独立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以此来带动孩子全面发展,并顺便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作文问题,但父母们还是很想替孩子判断每一个细节。


  这,就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父母一直在为孩子做决定,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动脑筋做判断,久而久之,孩子怎能不出现一些家长焦急如焚的结果?


  下午,和一位妈妈交流:“很明显,你们平时给孩子做的太多了,所以和其他孩子相比较而言,很放不开。”


  “我替孩子做的不多啊,我一点也没觉得。”


  “几次课下来,通过和其他孩子的比较,她显得胆小,而且不敢动手尝试,思维也表现的不活跃,不愿意表达。”


  ……


  “你现在辅导的这几个列写作提纲的孩子,他们的提纲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吗?”


  “是的。”


  “你就仅仅在旁边引导一下,然后他们就自己写了?”


  “是的。”


  “你只给他们引导吗?”


  “不是。我需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


  “我们孩子肯定写不出来。”


  “每个孩子都能写出来的。如果你要放心,我就按我的方式来引导,目标我们早就确定了,这个过程我按我的理解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把握。”


  “我们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要教她怎么观察怎么写,这种教法肯定不适合我们孩子,而且,最终,她肯定写不出来。”


  ……


  就这样,孩子“被不需要”了,“被肯定写不出来”了。


  最终,孩子在被妈妈带走的时候,一脸惊讶:“这么快就走啊?我们才来一会儿。”当然,仅仅是说说,乖巧的小女孩跟妈妈走了。


  我告诉孩子,妈妈希望你将作品放到博客上,老师每次都会看,我会通过博客和你交流,你好好写,比比看和其他小朋友谁写的好。


  这个孩子一共来过三次,能看出来,孩子喜欢这种没有任何压力的方式。我很清楚,这位妈妈已看到了第三次了,仍没看到自己所预想的老师给孩子上课并布置课后作业的情景,看到的只是老师仍然在和孩子开玩笑逗乐子,只是教孩子们跳集体舞,只是天南海北地编故事,而且发现,已经有同一个“班”的孩子开始写创作提纲了,提纲是孩子自己写的,老师都没做太多的辅导,所以,自己的孩子差距太大了,肯定是完成不了这种“长篇巨著”。


  其实,妈妈也许不知道,我的主导思想就是要让孩子自己想写,而不是我让他写,就象第三批的几个孩子一样,所以,我不使用那种传统而正规的课堂教学的方式,虽然,我在传统的课堂上给学生讲授过大学语文、哲学、Office、Photoshop等课程,我对传统课堂一点也不陌生。可能妈妈不知道,给孩子教跳“兔子舞”,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暖和起来,更主要的是我要观察每个孩子的群体协作能力,孩子们在高高兴兴蹦蹦跳跳,我和助手则看似散漫实则严密注视着场面上的一切。妈妈可能也不知道,和孩子们编故事聊天,除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激情,更是在观察每个孩子的逻辑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与视野。妈妈可能知道了也不相信,那几个写写作提纲的孩子也是才来的,他们的能力和乖巧的小女孩的能力并无优劣之分,而且他们现在写的提纲最终往往用不上,我仅仅是让他们写写而已,根据写的过程稍加引导,再看孩子适合写哪类的题材,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果孩子写了很久,越写越没兴趣,越写越别扭,会让自己的自信严重受损。同时,因为这几个孩子已基本上向我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而不是父母的“期望心扉”),所以,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实地观察教学了。


  每个孩子都能写,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无限,父母要关心孩子,但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做主,聪明的脑子就是在不断的磨练中锻炼出来的。即使孩子的判断出了问题,那么同一个地方他以后再摔跤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就算现在摔跤了,也比长大成人后摔跤的损失要小——不是还有家长花钱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吗?


  要让孩子自己感受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能以父母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孩子终要长大,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独立生活,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让孩子的喜欢是“被喜欢”,孩子的快乐是“被快乐”,因为,他一生的路怎么走,只能靠他自己。


  

文章来自网络;由物理网博客整理发布。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