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让孩子养成“三省”的良好习惯
2013.12.26 23:39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与别一起做事是否有不忠诚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否有不讲信用的时候?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艺是否复习和演习过?”


  感悟: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弟子中学问和造诣较高的一个。在一章里,曾子告诉我们,人要不断追求进步,就要养成不断“反思”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提倡让老师写“教学反思”,我们不妨也可以让学习写一写“学习反思”。


  胡适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得益于他有一位既有知识而又非常慈祥、非常严厉的母亲。据记载,胡适的父亲胡传中秀才后,曾经担任过郑州、上海、台湾等地的官员,因做事干练,廉洁奉公,被人称之为“能吏”。胡传繁忙公务之余便教妻子冯顺弟读儒书,讲求为人之道。可惜胡适4岁时胡传便不幸病逝了,从此,母亲冯顺弟便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冯顺弟受胡传影响甚深,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她衷心敬佩丈夫的人品学问,并将丈夫教她的《论语》章句学以致用,她曾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鞭策、饬勉胡适。每天临睡之前,胡母即坐在床沿边,叫儿子站在床前的搁脚板上,让儿子三省其身:今日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该背写的帖是否写完等等,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胡母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也不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她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养成每日反思、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激励儿子在道德、学问等方面不断进步。后来,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可见,母亲的教诲和严格要求对胡适一生的影响是多么深刻。


  由此我想起了江苏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教子成才”的故事。蔡林森有三个孩子,上小学时成绩在班里几乎都是倒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初中后,每天中午蔡林森都叫孩子们通过口述反思上午学过的例题,进行口算。算错的题,蔡林森也不讲,让孩子们自己看书、思考,获取答案。散步时、洗脚时、临睡前,蔡林森仍会这样帮孩子复习功课。就这样,三个孩子逐渐养成天天反思的良好习惯,学会了自学,最终成为优秀生,考取了大学,并先后赴美留学。蔡林森由此受到启发,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洋思中学一跃成为全国初中教学改革的典型。


  可见,能否让孩子学会“三省”,养成自我反思、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是事关孩子将来能否成人、成才的关键所在。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许多家长和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孩子回到家后,家长往往以工作忙、时间少为由,只关心孩子是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不去过问孩子当天学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受班级集体授课制的限制,教师每日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疲于奔命,关注的只能是集体教学的效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只是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后,才以分数的形式将学习效果反馈给学生,平时则很难指导学生进行日反思、周小结,甚至有的教师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


  由于没有让孩子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没有形成自我监督的能力,久而久之在一个群体中就造就了一批所谓的“差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掌握任何一项技能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面知识如果没有学会,就很难进行后继知识的学习。根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差生”的形成主要是由这种“知识的缺陷积累”造成的,所谓“知识的缺陷积累”,通俗的讲就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每日留下的“夹生饭”,“夹生饭”积累的越多,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布鲁姆还乐观地坚信:“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任何东西”。我想,这里所讲的“适当的先前与现实条件”,也应当包括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内吧!


  

文章来自网络;由物理网博客整理发布。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