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关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2013.12.26 13:25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今天又看了一篇关于儿童成长教育方面的文章《狂人李阳的“美式教育”》,里面讲述了李阳的美国妻子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能力,因教育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婆媳大战,身在其中的李阳的总结等。这些文章我当然是看过很多的,很自然,每次我都会想起自己的孩子。
我的儿子小宇,被送回爷爷奶奶家已经有大半年了,没见儿子也有四个多月了。从一开始的挣扎与不舍,到后来的痛苦思念,再是现在的自我安慰。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不允许不得不和孩子分开,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在承受着相思之苦,但更多的时候在担忧着孩子的教育。现在年轻的父母普遍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学习更好更科学的养育方式,而且看到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强独立地去面对。所以我们也把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的能力看得很重要,只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能吃苦,能够坦然地面对挫折,能够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不会娇生惯养的,只有挨打的份。
理想归理想,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往往是做父母的在这边为孩子的教育费尽心思甚至着急上火,而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在那边,给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培养着孩子的娇惯、自私的习惯。因此产生的家庭矛盾也是无穷无尽的。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边做父母的在外打拼得辛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更科学的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性格,期待孩子以后的人生路能够走得比自己更顺畅些;那边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还觉得自己的儿女也很优秀,完全听不进年轻人的建议,继续进行着自认为很不错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比养儿女时更娇惯孙子,还会给你一句倚老卖老的提醒:你们还不是我这样养育的?这时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会无奈到了极点:悔恨自己不能亲自养育自己的孩子,不满父母的固守陈规和一意孤行却不能怎么样,剩下便是思念兼担忧……
我们这些不能亲自养育孩子的父母是可怜的,可悲的,承受着分离两地的思念,接受着不能亲眼目睹孩子成长过程的遗憾,还要担忧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份煎熬和无奈,是无法言语的……
可是,我们的父母却始终不肯理解我们,不能说传统的养育方式都是错误的,但任何东西都有改进的空间,都需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学习。我们从学习打电话到人手一部手机,从看电视到每个人都学习用电脑,从步行到学习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汽车等等,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也都接受着、学习着、进步着。却怎么也不肯学习更好更科学的育儿方法。
我们自己的孩子,看不见,摸不着就算了,而且连说话的权力也没有,心痛呀!!已经无法形容那种滋味了……回想着儿子从出生到七个多月,健康、乖巧、开朗、可爱,怎么敢说自己没有感到骄傲?从来不会无故哭闹,不粘人,不耍赖,爱笑……六七个月后便基本上自己坐着玩了,只要你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他都会自己开心的玩,时不时转过头来偷看一下你,你对他笑笑,他也高兴地对你笑笑,然后转过头去继续自己玩……如今却只能用照片和视频片段来回味以前美好的画面。
八个月不到便送回去给爷爷奶奶养育,我不敢埋没爷爷奶奶养育孙子的辛劳,但一切都已经不在我的撑控之中,也没有我说话的份了……曾经执意想过怎么也要自己养育小孩的我,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多少朋友说我:你真狠心呀!你舍得吗?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又有多少次别人说我:不管怎么也要自己带呀,教育是很大的问题……听得我语塞,茫然。
现在的我,既想见我的孩子,又害怕见我的孩子。如果见,怕失望,怕矛盾,怕再次唤起心中的痛苦、无奈与担忧,还有那久久难以平伏的离情别泪。若不见,又如何慰藉我思念儿子的心?

文章由高中物理网编辑组(blog.gaozhongwuli.com)张晓寒整理上传。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