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教育改革要突破“形式主义”
2013.11.15 12:49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2013年11月15日10:52 来源:搜狐博客(系统默认) 作者:熊丙奇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有人质疑“是否会弱化母语教育”。对此,该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该校2013级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一环,并辅以系统配套改革,“并不等于弱化母语教育。”(新京报11月13日)
  人大的做法之所以引起争议,除了母语教育一直受到关注外,还与近日北京高考改革增加语文分值有关。有舆论对中学“强化”母语教育,大学“弱化”母语教育这种截然不同做法很是不解,在笔者看来,对于何为“强化”何为“弱化”,还有不少人并不理解。增加分值并不意味着就是“强化”,而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也不见得就是“弱化”。
  我国基础教育,包括母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应试教育,语文的阅读、写作都变为应试阅读、应试作文,学生学语文,首要目的是考出好的分数,而不是提高人文修养。要让基础教育的母语教育真正得到重视,必须改革应试教育体系,而眼下北京的高考改革,并没有触及制造应试教育的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而只是在考试分值上做文章。表面上看,这是对母语的“重视”,可实际上,在应试教育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分值只会导致语文应试教育更加严重,难以起到“强化”母语教育的实际作用。
  我国大学教育的问题,则在于必修课太多,达80%以上,选课修太少,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与此同时,对于很多基础公共课的教学,老师们基本上还采取灌输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很多列入必修课的课程,学生们并不待见。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这样,虽然是学生的必修课,可是,有多少学生真正重视,起到提高学生母语水平的实际教学效果呢?可以说,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只是形式上的重视,而真正重视大学语文,恰恰是摆脱“必修课”思维,通过增设更多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吸引学生选修。人大的母语教育改革,是积极的尝试,按照学校的计划,改革后的大学汉语课纳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由一门课变为几门课。这其实对师资、课堂教学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事实上,近年来,为表示对某一教育的重视,教育部门都会发文要求将这一教育纳入中学或大学教育的必修课,这种做法,往往赢得舆论的喝彩,可喝彩的舆论并没有深究这是否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否真能起到重视这一教育的效果。其实,这一方面涉嫌侵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有权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条件自主设置课程,另一方面,则不断增加必修课比重,压缩选修课空间,限制了学校的办学个性,也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结果是对于这些必修课老师、学校都有抵触,剩下的也只有“形式上”重视了。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公报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怎样做到深化?就在于突破做“形式上”的文章,进行“实质性”教改。对于高考改革来说,形式上的文章,就是考试科目改革、分值调整,而实质性的改革,则是实现考试招生分离,推进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对于大学教育改革来说,形式上的文章,就是增加某一课程,以培养所谓“创新人才”,而实质性的改革,则是全面推进学分制教育,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社会舆论也应该从实质角度,按照现代学校制度中,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学校自主办学、因材施教,而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去分析教育改革,不然,教育改革就会停留在形式层面,而难以深入实质推进。

此文由高中物理网官方站(gaozhongwuli.com)工作组B组编辑李阳审核上传。责任编辑:魏晓理。本文不建议进行转载。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