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初中生涉谣被拘事件舆情研究
2013.11.01 22:52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9月22日22时08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帖称,经甘肃省公安厅和天水市公安局组成的警方联合工作组调查核实,鉴于杨某系未成年人以及归案后的悔罪表现,决定撤销刑事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行政拘留7日。9月23日,中新网报道称,当日凌晨杨某被释放。
  该消息成为9月23日舆论关注焦点,不少网络意见领袖对此结果表示肯定,有媒体对杨某获释展开追踪,“警方看守所唱‘空城计’、凌晨挨到记者离开后才放人”等细节被报道,各网站也在突出位置发布或转载相关信息。在欢呼“胜利”的同时,仍有部分网友对警方的放人理由提出质疑,认为警方“找台阶下”。此外,舆论要求彻查当地政府、公安机关领导涉嫌违法违纪的声音仍不绝于耳。舆情在23日达到顶峰。
  9月23日深夜,张家川县政府门户网发布消息称,该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被停职。据媒体报道,其停职系因涉嫌行贿,与杨某一事无关。
  此后媒体持续展开挖掘、回顾和反思,事件仍保持一定的舆论热度,但相关舆情已渐趋平息。9月19日至26日,事件相关网络新闻搜索结果达930余篇,微博讨论量超200万人次。
本次事件中,媒体在报道标题和内容中纷纷突出杨某“初中生”、“16岁”的主体特征。南都网9月21日发布的《被刑拘的少年》及其他一些报道中,“辉哥”(杨某网名)富于“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形象呼之欲出。在公众印象中,未成年人心智认知尚处于成长阶段,出于对公共事务的关心而发表过激言论情有可原。而警方的严厉处置远远超出了公众预期,给公众心理造成了极大恐慌,大大增强了事件的敏感性,也引发更多的舆论关注。舆论纷纷质疑警方的处置力度是否违背法理人情;法律专家也指出“对于未成年人,羁押性措施要少用、慎用,尽量不用”。

文稿是由高中物理站(gaozhongwuli.com)A组编辑发布。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