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高考志愿怎么填?
2013.10.31 18:53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关于职业规划,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高三女生很喜欢历史,高考志愿填报时执意要报考古系。

  在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看来,考古系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本科四年积累远远不够,未来需要继续读研、读博,同时还涉及野外工作及解剖等内容。但老师在对这位女生做职业适应力测试时发现,学生从小就害怕解剖,在她的认知里,考古就是去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而已,对考古专业范畴和职业性质其实一概不知。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报联合共青团浙江省委、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举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巡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潜能和优势,引导他们去真正认识自己喜欢,或者向往的领域,并以此为依据设定职业目标和通道。

  从9月份中旬开始到现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巡讲”除了在杭州市区的一些高中开讲外,也“进驻”到了台州、衢州、丽水、金华、温州等城市的20多所中学,启发学生对于人生梦想和职业规划的思考和抉择。

  新东方杭州学校英语名师刘旸

  职业规划讲座现场

  职业的选择和培养 中学阶段就得起步

  出国前先想明白七个问题

  以便找好未来职场落脚点

  近年来,出国留学热潮“高烧不退”,但出国绝不能盲从,也不能随大流。留学前,应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职业规划,并结合国外先进产业的优势、国内急需人才的标准寻找自己的职场落脚点。新东方老师建议学生不妨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第一问:你为什么而留学?有的人出国是为了“镀金”,有的是想学真本事,你想通过出国获得什么。

  第二问:你所选择的专业在国外发展前景如何?如果你的专业未必适合在国外发展,或者该专业在国内反而拥有一流的师资和科研,那你得考虑下出国是否必要了。

  第三问:你得付出些什么?你能否承担得起?经济学中有个机会成本,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你要衡量你损失的东西会不会超过你得到的。

  第四问:你会得到什么?这点同样是用来衡量机会成本。

  第五问:你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的工作属性直接决定你是否需要出国,以及留学目的国。以建筑学为例,在美国有一流顶级院校,但世界范围内还有其他同样优质的建筑学院校,比如留学性价比高、但宽进严出的德国。如果你想学动漫设计,就应该去韩国。学音乐的,不一定要去美国,你可以去奥地利。

  第六问:你要读到什么学位?是打算读到硕士还是博士,或者再读一个本科?这很关键,它决定你的留学时机。

  第七问:你是否打算回国?是一毕业就回国,还是在海外积累工作经验再回国?回国后打算做什么?这直接影响到选学校的策略。

  只有搞清楚这七个问题,出国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才算是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

  在中学阶段,谈到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认为这是大学后该考虑的事情。高考后,很多学生拿着志愿填报表问老师,“我该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这种“着急忙慌”填志愿的现象屡见不鲜。

  根据某门户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高考生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没有明确想法,超过半数的学生家长仅仅将“好就业”作为选择专业的主要考虑因素,但“好就业”具体如何衡量,家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新东方杭州学校英语名师刘旸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他注意到,大多数人对“职业”这个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就业挣钱”的工具,更谈不上对社会上一些常见职业类型的基本认识。

  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在高中阶段,不少学生压抑着兴趣和爱好,家长的眼光只停留在分数和好大学上。“考高分”成为孩子高中三年的追求目标,“好专业”这种成就孩子一生职业方向的关键选择却在高考后短短的几天内被仓促决定。

  “职业的选择与培养应该是高中时期该做的,但实际情况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出现在大学,被称为”就业指导”,几乎少有中学对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教育。结果就是高考报志愿时,学生只考虑分数线能上某个专业就填该专业,根本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

  你的性格,你的能力 决定你的职场思路

  在这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巡讲”中,我们观察到,虽然由于社会经济和人文特色的不同,周边地市的高中生对于职业选择有着不一样的观念。例如温州孩子更关注留学,想去国外做生意;义乌孩子更注重修炼自己的“财商”教育。但更多的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落到了“读研”“考公务员”“实习”等实实在在的问题上来。

  “职业选择要根据自身特质来定位,选择数理化专业的同学要清楚自己是不是喜欢做研究,能不能像霍金、爱因斯坦那样,为了科学研究奋斗一辈子。如果你觉得不行,不妨转向金融、转向会计等这些注重实践的非研究性类课程。”

  刘旸说,每个领域都需要独特气质的人才,比如商科,包括金融、管理等专业,对学生的沟通、学习能力要求高,你对行业的敏感性如何,能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界里面,感觉到它的脉搏。如果你想从事法律行业,你要问问自己是否对法律、对政治有感觉和忍受力。如果你想学工程类专业,你要问一下自己,你是否能拿出具有执行力的解决方案,因为它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家乐福当部门经理,但后来发现工作内容和我理解得不一样,之后又做过DJ、广告业务员,有些工作我虽然喜欢,但会影响我和家人的团聚。所以同学们现在要做的,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要多去思考,去认识这些工作的内涵,看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新东方杭州学校首席名师沈晖,用自己的职业故事告诉学生:人不能漫无目的地去找寻工作,职业规划必须建立在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

  选择大学比专业更重要 学历仍是职场的加分筹码

  职业规划的前提是发现学生的优势,并让他学习喜欢的东西。与此同时,提前做规划也必不可少,这就要尽可能多渠道、全面地了解想从事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如果孩子喜欢金融,那就多带他去银行或是证券公司,或者买一些理财书让他们尽早了解这些行业,以免到了面临选择专业的时候盲目跟从他人的意见。

  但事实上在职业选择这码事上,多由中国家长掌握话语权,决定孩子选什么专业,何所院校,但由于接触人群和职业限制,家长眼中的“好专业”往往比较有限,对专业也不甚了解。

  “中国家长喜欢让孩子念金融、会计等商科专业,一味盲目扎堆,导致竞争激烈。”刘旸观察到,学生和家长在职业规划上有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本科专业与就业职业必须一一对应,但其实不然。

  “有些学生数学基础好,就一门心思要上数学系,高考志愿表满眼都是数学系。如果正好赶上热门学校,竞争激烈,学生很可能不被数学系录取。这样做有风险,其实他完全可以报考那些需要用到高深数学知识,但分数不太高的冷门专业。”

  “在国外,很多大学都是通识教育,大一、大二期间不分专业开课,到了大三、大四才慢慢开始分专业学习,可见公共课程依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在新东方杭州学校校长吕伟胜看来,学生其实不需要太纠结于专业选择,他建议学生应把挑选学校作为首位,“对本科阶段学生来说,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毕竟优秀院校的科研实力、社会资源都会好很多。”

  “当你进入职场后,你会发现,其实你所挑选的院校比你的专业更加重要。虽然现在多数企业都会标榜自己并不看重学历,但在未来,学历将成为职场人士非常有利的竞争砝码。一些大型企业,在挑选储备人才时,会将211、985名校作为门槛,而知名企业也只会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开设招聘专场。”商报记者 孙蓓蓓 通讯员 彭姝

本文由物理网(gaozhongwuli.com)C组编辑审核发布。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