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网博客
北大教授抨击国内中小学教育
2013.10.09 22:10

王尚老师微信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 ,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北大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作为五四运动发起地,北京大学在很多领域都是革新的领头羊。北大的教授留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有能力、敢说敢做。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落选院士称不再参评。不在参评院士,猛烈抨击国内院士评选机制的腐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不仅如此,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落选院士后,饶毅也写了4000字的博文《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为其落选鸣不平。

可惜,像北大饶毅一样的教授太少了。北大虽然盖了很多高楼,却没了应有的霸气。

近日,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猛烈抨击国内中小学教育,称其抹杀学生的天赋和能力,是导致中国无人拿自然诺贝尔奖的罪魁祸首。

中学生

中国青年报新闻稿如下:

郑也夫:中国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

日前,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讲坛主讲人之一,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

郑也夫把中国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后、大学教育之前)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郑也夫列举了德国的教育模式,认为其值得借鉴。德国采用三轨制,在小学四年后学生分流成三种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各占1/3。其中只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会走进大学,而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都会进入职业学校。而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大学没有地位上的优劣之分。

然而,郑也夫也指出,中国要学习德国的分流模式还有很大障碍,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办得不好,与高等教育地位悬殊太大。其次全社会都存在学历竞赛。(文/王尚)

文章来自:王尚博客www.wang-shang.com

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王尚,可免费获取物理视频资料

王尚微信公众号